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供应链 >
1号店:电商供应链的“道术法”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358 日期:2014-02-25

2012年末,沃尔玛宣布控股1号店。发布会上,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CEO尼尔·阿什就说道:“选择投资1号店,是因为看好它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在1号店CTO韩军眼中,电商的供应链玩的都是技术活,谁有前瞻性,会平衡用户体验与成本,明白如何优化模块,谁就能够走在行业前列。

前瞻之道

要保证供应链平稳发展,就少不了前瞻性地设计一个柔性的系统。所谓柔性,就是让IT构架有足够的扩展性。毕竟电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对应的品类管理、库存管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等必须实时适应这样的变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后台管理系统整合到一起,构筑标准接口,与销售前台对接。

若按传统模式,开展移动购物这项新业务,后台各项管理需要分别与之适应,调整后再各自对接,如此,至少耗费半年时间。而1号店后台集合成单一的标准接口,移动购物界面只需与之对接,整个供应链管理就顺畅了,无论是手机订单,还是PC订单,并入一个订单池,后台一并处理、流转,仅有的差别是,订单会被标明来自何处,用于统计分析。也就是说,即便以后有了2号店、3号店的新业务,只要与该接口对接,后台的供应链同样可以毫不费力地兼容。

有基于此,1号店才没有步京东后尘——受困于业务模式变化,业务量激增,不得不冒着系统崩溃的风险,重构后台,满足供应链管理要求。反而,它可以对各种电商新模式迅速试错,可行,则加速融入,不可行,则立刻剪除。进而平稳地实现每年三位数的销售增长。

平衡之术

当然,柔性技术只是保障供应链稳定的前提之一,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之术。

众所周知,在电商界,人人都强调用户体验,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快递的到达时间,用户希望下单后可以马上拿到货品,但在操作过程中,企业不能为此无上限地烧钱,而是在成本可容忍的情况下,将用户体验最大化,这种成本与体验上的平衡,才是赢得投资人、消费者共同信任的两全之策。

按照1号店统计,平均每个订单有16.7件商品,倘若每一个订单一出现,就立刻开始处理,拣货员为了这16、17件商品,遍览仓库中数万品类,然后,东边拿一件,西边取一盒,沿着仓库,一趟数千米下来,只完成一单,人工成本着实太高。

更经济的做法是,5~10多分钟做一次切分,将订单池中上千张订单一并处理,拣货员一次路过,可同时拣取不同订单中的相同产品,一趟下来,拣出上百货品分配不同订单,几趟下来,就可以完成N张订单,成就规模经济。同时,顾客们也不会因为多等了10多分钟,感觉到体验下降。

但是,具体切分订单的时间,还要考虑更多状况。像顾客取消订单,大都发生在前15分钟,哪些顾客经常取消订单,他们的订单是否需要延后?抑或是,在交易低谷时段,很久也凑不齐规模经济所需的订单数,如何兼顾好用户体验……成本与体验需要平衡, 同样,在物流、配送中也要讲求这种平衡。

经常在1号店消费的顾客,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明明是一次下单,但可能会分两批收到货品。常理来说,两次配送的成本更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例如,顾客下单的产品分散于两个仓库之中,一个规模大,一个规模小,如此,对订单的处理速度也不同,小仓的货品包A已经准备好,但大仓库的速度慢些,迟迟未准备好货品包B,这时,A处于等待状态,产生管理成本、占用货架的成本、出现差错的机会成本,而用户却在久等中越来越不耐烦。所以,有时,综合成本大于递送成本,率先将A递送给顾客,反而更加经济。此中,拿捏好相关尺度,则是成本与体验的又一种平衡。

相较而言,前两年疯狂烧钱,拼用户体验的B2C们,这两年融资困难,又一心节约成本,以至供应链导向剧变,体验变差,被消费者抛弃,而之前烧钱无度,又让投资人不爽。反倒是1号店这种懂得平衡的玩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优化之法

毫无疑问,供应链的优化也得有准则。电商是一门生意,自然要优先考虑经济性。对1号店而言,按照木桶理论,寻找桶上的最短的木板,弥补它,以获取效能和收益上的最大改观,这便是最好的优化。

就像现在,因为业务快速扩张,1号店物流、配送成为瓶颈,因此,需要在很多地方新建仓库,但怎样建设才最经济、高效?

按照1号店CEO韩军的解答,其一,少不了计算各地区订单的数量、未来成长的趋势、货品的流向,在最能打破瓶颈的地方建设新仓。其二,还得考量这些仓库里放入哪些产品,防止产品卖不动,形成积压库存。其三,也得谋划新仓投入后,怎样重新分配订单池内的订单,保障用户体验的同时,以更低的成本送达……一切都需要繁复的计算,才能优化布局。

好在“秋天的痕迹都可以在叶子的纹理里面找到”。1号店多年积攒下来的各类数据足以支撑如此复杂的运算,而且,更有意义的是,数据富矿还可以挖掘出其他极具意义的优化手段。

如今电子商务寒冬未过,比着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比拼供应链内功的时代已经到来,垂直B2C们因此生死分界,有的已经或即将死去,而1号店却从“小而美”的网超升级为“大而全”的平台。当年,1号店创业计划书上的第一句话是:“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创造价值。”类似的话,恐怕其他B2C玩家也都说过,知易行难,真正的践行者又有几家?

2008年7月11日,“1号店”正式上线,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网上超市”的先河。2013年1号店实现了115.4亿元的销售业绩,成为国内最大的B2C食品电商。

成立以来,1号店一直饱受质疑,然而却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势头,成为中国 “跑”得最快的电商企业。

通过观察1号店的运营模式可以看出,1号店的商业模式并不华丽,其最大的成长秘诀来自其 “供应链管理为主”的独特运营优势。

作为 “网上沃尔玛”,与沃尔玛的 “联姻”使1号店在资金、供应链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

与沃尔玛一样,1号店同样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对供应链进行整合,将供应商平台、结算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以及客服系统集成于自主开发的1号店SBY(ServiceByYHD)平台,从而实现数据统一管理。除此之外,1号店还跟多个知名门户和搜索网站形成战略合作伙伴,保障了信息的畅通和共享。

在1号店的经营理念中顾客体验也同样被放在了首位,整个供应链体系实际上是为提高用户体验服务。为此1号店扩张商品品类、收集顾客信息、预测顾客需求、完善售后服务,并针对客户需要制定个性化配送方案,并一再缩减配送时间。

当然,企业规模越大,面临的挑战就越多,1号店的未来发展道路能不能一路畅通,还得交给市场去检验。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