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正在公布新的两党立法,正式推进对华人工智能法制化脱钩打击。
2025年6月25日,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举行听证会,推出《禁止敌对人工智能法案》,将禁止美国行政机构获取或使用与中国有关联的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
提案人包括纽约州民主党众议员里奇·托雷斯和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众议员达林·拉胡德,以及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里克·斯科特和密歇根州民主党参议员加里·彼得斯。
(图源:外媒)
早在2025年初,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提交《美国人工智能与中国脱钩法案》,试图禁止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构建该技术所需的任何组件流入中国。
如今,美西方“围剿”中国人工智能,包括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印度、荷兰、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省已经限制对DeepSeek的使用。
2020年9月,美国防部启动“人工智能国防伙伴关系”,澳、加、法、英、日、韩等国参与。早在2024年2月,美国拜登政府为维护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地,宣布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AISIC)。
该联盟直接隶属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USAISI),是拜登政府落实AI安全行政命令的重要举措,联盟成员包括200余家实体,涵盖科技企业(如微软、亚马逊)、学术机构(如麻省理工学院)、金融机构(如摩根大通)及政府研究机构(如兰德公司)。
该联盟还牵头成立了“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国际网络”,联合英国、日本、新加坡等10个国家及欧盟,通过共享研究议程和联合测试演练,构建全球AI安全治理体系,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禁止中国AI的国际形势。
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持续发力人工智能产业链,寒武纪、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众多新生企业正多点突破。
“我们正处于一场新的冷战中——人工智能是核心的战略技术......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正在公布新的两党立法,以应对中国对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利用”。
2025年6月25日,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举行“威权主义和算法:为什么美国人工智能必须领先”听证会,宣布推出《禁止敌对人工智能法案》(No Adversarial AI Act),将禁止美国行政机构获取或使用与中国等外国对手有关联的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
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委会主席穆勒纳尔污蔑中国人工智能,“中国不创新——它窃取、扩张和颠覆。从知识产权盗窃和芯片走私,到将人工智能嵌入监控和军事平台,中国正竞相将这项技术武器化。我们必须划清界限:美国政府系统不能被为服务于专制利益而构建的工具所驱动”。
据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禁止敌对人工智能法案》将发挥以下作用,旨在确保美国人工智能供应链的安全,实施强有力的出口管制,并确保美国的创新不会助长国外的独裁监视或军事系统:
1、创建一份由外国对手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公开清单,由联邦采购安全委员会维护和更新。
2、禁止行政机构获取或使用对手开发的人工智能——除非在研究、反恐或关键任务需求等特殊情况下。
3、为能够证明自己不受外国对手控制或影响的公司建立退市程序。
(图源:外媒)
美国参议员里克·斯科特更是污蔑中国称“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监视、窃取和破坏美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阻止敌对政权利用技术对付美国。有确凿证据表明,中国可以访问美国人工智能系统的用户数据,因此,美国联邦机构使用这些危险的平台,会将美国政府置于中国的控制之下。《禁止敌对人工智能法案》将阻止这种对美国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并确保美国政府的敏感数据不会落入敌人之手”。
事实上,早在2025年1月,中国特别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致信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敦促美国政府“考虑更新联邦采购条例,禁止联邦政府采购基于 DeepSeek等中国模型的人工智能系统”。
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DeepSeek公司发布AI模型DeepSeek-R1,性能比肩美国OpenAI o1正式版,但构建成本却仅为后者的一小部分,这让美国科技行业的“无敌”地位有所动摇。
紧随其后,2025年1月2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共和党参议员Josh Hawley提出了《美中人工智能能力脱钩法案》(Decoupling Americ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pabilities from China Act),试图禁止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构建该技术所需的任何组件流入中国。
5月29日,DeepSeek首次更新R1推理模型,显著提高了其推理深度和推理能力,性能更接近OpenAI的o3推理模型和谷歌的双子座2.5专业。此次更新还使其能够创造性地撰写散文、小说和其他体裁的作品。
“据斯坦福大学《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美国在顶级人工智能模型的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正在迅速缩小与美国在性能方面的差距,中国在人工智能出版物和专利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自身的隐私政策,DeepSeek在中国的计算机上存储了大量个人数据,例如对其 AI 程序的请求或上传的文件。其安全政策和隐私做法在美西方国家被重点审查。
截止目前,包括美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及中国台湾省已经限制对DeepSeek的使用。
(图源:外媒)
1、德国:“DeepSeek非法将用户的个人数据传输到中国,出于对数据保护的担忧”,6月27日,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坎普要求苹果以及谷歌将DeepSeek从其在德国的应用商店中下架。
坎普表示:“DeepSeek 无法向我的机构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德国用户的数据在中国受到的保护程度与欧盟相当”。
2、意大利:6月16日,意大利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已对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DeepSeek展开调查,原因是该公司涉嫌未能警告用户其可能制作虚假信息。
该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DeepSeek 并未向用户发出“足够清晰、及时和易懂”的警告,警告其人工智能制作的内容存在所谓“幻觉”的风险。
早在今年2月,意大利数据保护机构曾以“对其隐私政策的担忧”为由, 要求DeepSeek屏蔽在意大利的聊天机器人。
3、澳大利亚:“由于担心DeepSeek带来安全风险”,2月4日,澳大利亚政府禁止在所有政府设备上使用DeepSeek。
声明称,内政部向所有政府实体发布了一项强制指令,要求“阻止使用或安装DeepSeek产品、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并在发现的情况下从所有澳大利亚政府系统和设备中删除所有现有的DeepSeek产品、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实例”。
此外,西班牙消费者权益组织2025年2月要求政府数据保护机构调查DeepSeek可能带来的威胁,但目前尚未实施禁令。英国科技部则表示,将继续监控来自各个来源的针对英国公民及其数据的任何国家安全威胁,“如果出现威胁的证据,将毫不犹豫地采取适当措施来保护英国国家安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上,DeepSeek之外,寒武纪、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众多新生企业正多点突破。
2025年1月1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榜单聚焦专注于AI算力或算法的中国企业。50强榜单中,视觉识别类企业有13家,自动驾驶类企业有11家,内容生成类企业有8家,数据分析决策类企业有7家,语音识别类企业有6家,算力硬件类企业有5家。
5月11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5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榜单评选结果,阿里云、百度智能云、DeepSeek、火山引擎、科大讯飞、联想集团、美的集团等企业上榜。
工信部相关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从地域分布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北京凭借雄厚的科研资源和人才储备,在人工智能算法与基础研究领域优势明显。上海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金融、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杭州依托数字经济基础,在开源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走在前列。广州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AI应用上不断形成突破。
参考资料:
1、China Select Committee Launches AI Campaign with Legislation to Block CCP-Linked AI from U.S. Government Use, source: Th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CP
2、福布斯发布“2025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榜单,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