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陆运 > 公路 >
人体大器官转运不再难 1800公里生死接力顺利完成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260 日期:2016-05-11
       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5月10日讯 

        通道被阻导致生命逝去的事件时有发生,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小编将“堵车救护车身亡”三个关键词输入搜索引擎后,网页显示相关消息多达815,000条。

  2015年10月,温州女孩溺水,救护车因道路行进缓慢错过最佳救援时间,最终女孩因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3月,郑州一位老人突发疾病后,附近居民拨打120求助,救护车出动后短短3公里路程却经过半个小时才到达现场,而老人已经离世。究其原因则是医院周围车辆乱停乱放、小贩占道经营……

  同样在浙江,2016年5月8日,一颗捐献心脏器官由杭州出发,期间经历救护车、航空等运输方式,经4小时16分成功运抵武汉并移植到患者体内

  两番鲜明的对比,我们看到了高效运输对于生命的重大意义。而此次人体器官高效、成功地转运与新发布的《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直接相关。

  2016年5月6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次针对人体捐献器官建立转运绿色通道。

  就在昨天(5月9日),这一绿色通道再次挽救了垂危的生命,完成了新一轮爱心接力。

  跨越1800公里的生死接力

  5月9日,我国第二例经人体捐献器官绿色通道转运的器官从四川成都运抵江苏无锡,随后器官移植手术也顺利进行。

  据了解,本次移植肺器官来自一位脑死亡爱心捐赠患者,接受患者为一位肺纤维化濒危病人。

  捐献肺器官被成功取出后离开四川省人民医院

  此次转运过程从四川省人民医院出发,启用公路、航空、高铁等交通方式,总里程1800公里,历时约5个小时,最终于当晚抵达无锡人民医院,并顺利完成移植手术,目前患者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

  19417个大器官捐赠 “转运”成难点

  2013年9月,我国正式建立人体器官分配和共享计算机系统,器官捐献系统的全国联网使捐献器官的应用率大幅提升,为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带去了生命的希望。

  据统计,我国目前逝世公民器官捐献案例已达7101例,大器官捐献数量达19417个,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位。

  下图:各主要捐献器官可耐受缺血时限

  (截图来源:《东方新闻》)

  与器官捐献得以应用相对应的是捐献器官的转运工作。人体器官均有各自的“最大可耐受缺血时间“,超过时间上限就会造成器官质量低,接受者术后康复效果也会不理想。

  人体器官主要由医护人员负责携带,通过航空、铁路及公路等交通方式转运。转运距离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多,由此造成的器官浪费问题也时有发生。人体器官转运是一场真正的生命与时间的赛跑。

  多部门联动打通生命绿色通道

  器官转运较一般物流运输最大的特点在于更强调时效性,是“时间即生命”最真实的写照。而随着人体器官分配和共享系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跨地区转运的案例也会逐步增多,一番运输过程看似简单,但其中需要面对的突发状况却复杂多样。而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发布的《通知》中明确了各部门在转运过程中承担的职责,同时也细化了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时,绿色通道如何实现快速响应以确保器官转运顺利进行。

  优先,一切以生命为先

  通过公路转运器官时,转运人员将优先通过收费公路收费站。

  捐献肺器官经救护车转运至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到达机场、车站后,转运人员优先办理乘机、乘车手续,并优先通过安全检查,实现快速登机或乘车。

  通过民航飞机运输时,如出现飞机晚点或流量控制等情况,民航部门可协调承运人体捐献器官的航班优先起飞,误点时优先安排临近航班。

  捐献肺器官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去往上海虹桥机场

  通过铁路运输时,如出现误点情况,铁路部门可优先安排临近车次,必要时可登车后补票。

  捐献肺器官运抵上海虹桥高铁站准备运往江苏无锡

  2小时,给生命无限可能

  《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公布不足五日,就完成了两次成功的人体器官转运并大大提高了转运效率。

  捐献肺器官移植手术进行中

  以首次转运为例:4小时16分,转运时间较“通道”建成前缩短近2小时,转运效率符合国际标准,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而我们要看到的是,这不仅仅是转运效率的提高,更为生命得到救治带去了更多希望。同时,《通知》的发布为器官转运流程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正因为多部门及社会力量的参与、联动,才为生命赢得与时间的赛跑创造了无限可能。

  (资料来源:国家卫计委,微博:@CCTVNEWS,《东方新闻》等)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