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大决策部署,淮南市交通运输部门围绕“六打造、六增强”,不断加快交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调整、服务经济升级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打造公共交通,增强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加大公交投入,继续落实了《淮南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行动计划(2013-2015)》,对我市现有的公交线路发车间隔时间及配车数进行了重新核定,并制定了《淮南市城市公交企业成本规制实施办法》。规划建设淮南高铁东站客运枢纽站、淮南南客运枢纽站、淮南西部客运枢纽站。
二是打造绿色交通,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拆解报废的小吨位船舶和老旧运输船舶84艘,改造加装生活污水设备或处理装置运输船舶409艘,进一步提高内河船舶的安全、环保、节能和技术水平,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联合市公安部门启动了营运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工作,已淘汰营运黄标车1001辆。
三是打造智慧交通,增强交通运输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加快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实现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智能化、公交车辆运行的信息化和可视化。正式投入运营 “淮南掌上公交”系统,方便市民乘车。
四是打造平安交通,增强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以公路安全设施隐患整治专项行动、道路运输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交通秩序治理专项行动、联合治超专项行动以及水上交通安全检查为抓手,对全市长途客运、旅游包车、渡口渡船、水上客运、砂石运输、危化品运输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开展了2015年水上应急搜救演习,集中演练了落水者施救、船舶火灾事故救援、巡航艇船队集结返港等科目。
五是打造法治交通,增强交通运输规范运营能力。启动《淮南市出租车管理办法》、《淮南市客运车辆管理办法》、《淮南市城市公交发展意见》等规章制度的调研制定工作。继续完善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根据执法依据和机构职能调整,定期修改完善权力清单。
六是打造文明交通,增强交通运输公信力和美誉度。启动了出租车、公交客运文明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标准的制定工作,并重点对城市公交车、班线车不文明行为,公交站牌缺失、公交线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纠正。继续开展“文明线路、文明车组、文明的士之星”评选活动,不断树立交通窗口行业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