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铁路运价是否合理应拿数据说话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反映火车票价贵。其实现在的票价是2011年制定的,如果按照2012年、2013年、2014年物价平均上涨3%来计算,票价没有上涨实际上等于是下降了。
实事求是地说,王梦恕的说法有一番道理。确实如他所言,不管物价如何上涨,
铁路职工工资如何上涨,火车票价很少上调。另一方面,从性价比角度说,高铁、动车的票价相比较汽车票价、普通火车票价来讲,并不能说特别昂贵,毕竟高铁、动车节省了不少时间。
但是,从目前中国人的收入水平角度说,毫无疑问,现在的高铁、动车票价偏高,超出了中国人的经济消费能力和承受能力。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而言,高铁、动车的票价仍然较高,大多只会选择在春节这样的特殊时期坐一坐。更关键的是,虽然铁路实行市场化运营,火车票价要与铁路公司的运营、利润挂钩,但是公益性、公共性仍然是
铁路的本质属性,属于一项国民福利,不从旅客身上赚钱或者说不从旅客身上赚太多的钱,应该是火车票价制定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点不能改变。
不过,如果
铁路部门坚持火车票价不能降低,就必须首先公开铁路公司的收支明细账,要拿数据说服消费者,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判,不能只靠一张嘴说话。一方面,在收入公开方面,铁路公司除了要全面公开火车票收入之外,还要公开铁路货运收入、托运业务收入,以及火车上、火车站内的其他营业收入,比如火车上卖盒饭的收入,火车站出租门面的租金收入等等。另一方面,在支出公开方面,最重要的是详细公开铁路职工数量、人员工资支出,特别是行政管理成本,看看里面有没有可以节省和压缩的成本部分。实际上也只有详细公开铁路运营的明细账目,民众才不会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