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国
铁路总公司召开工作会议,会上通报,2014年,我国铁路新线投产规模创历史最高记录,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1.2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中西部铁路建设掀起高潮,营业里程达到7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62.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铁路建设规模将持续在高位运行。”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表示。
增加8000公里里程
据介绍,截至2014年年底,随着拉日铁路、沪昆高铁长怀段、贵广高铁、兰新高铁、南广高铁等一批铁路新线集中建成投产,全国铁路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市区。
2014年,国家
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3.2亿人,增长12%;客票收入2479.9亿元,增加18.9%,客票收入增幅超过客运量增幅。全国铁路所有货运营业站均开办快运业务,总数达4200余个,基本覆盖了铁路沿线县级以上城市,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货物快运网络。铁路客货运输量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铁路建设还促进了产业链协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零部件生产设计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
根据《国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其中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8万公里。而截至2014年年底,这三个指标分别完成了11.2万公里、7万公里与1.6万公里,这意味着我国中西部铁路建设目标已经完成,而今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必须增加8000公里,其中高铁还需再开通2000公里,才能完成既定目标。
铁路经营压力加大
盛光祖表示,2014年,深入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对新建铁路实行分类投资建设,一批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区域铁路项目顺利实施;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创新铁路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拓宽了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的渠道。
不过,
铁路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负债加重,还本付息压力加大;一些新线开通运营后,市场有一个培育过程,设备折旧及运营维护费用增加,给运营增加了压力。”盛光祖说,“铁路长期以来粗放经营的问题比较突出,重投入轻产出,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成本控制不严,浪费现象严重,制约了铁路经济效益的提升。”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为了保证“十二五”规划,盛光祖表示,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支持地方政府、社会企业建设和经营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铁路建设。
加大资产经营开发力度,也是今年铁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点。盛光祖表示,将以提高资产运用效率效益为目标,拓展开发领域,不断提高资产收益水平,并明确提出“推进站车商业、广告传媒、工业制造、建筑施工等产业稳步发展,拓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新兴产业领域”,这意味着铁路将进一步“跳出铁路养铁路”,在多元化经营上再加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