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号”高铁
中国北车26日发布公告称,中国北车所属的北车(美国)公司已经与美国马萨诸塞州海湾交通管理局签订了出口美国波士顿红橙线地铁项目合同,总金额约为人民币41.18亿元。
“现在我手上一共有十几个海外项目在同时跟进,包括老挝、泰国、美国、俄罗斯、匈牙利-塞尔维亚、摩洛哥……同时还在跟踪印度
高铁项目。”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国际合作部主任陈觉民的原话,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国谋划铺设一条纵贯东南亚,直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大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欧洲联络的高铁桥梁。一系列工程,足以说明中国高铁早已今非昔比。
很难有人想到,这一切就在短短十年间发生。从无到有,从备受争议到大力推广,十年间,中国高铁列车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呼啸而来,改变中国,震撼世界。
高铁发展为何如此迅速?发展是否过快?它为中国带来了什么?又折射出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十年前发展路线图出炉,到6年前第一条高铁开通,到现在高铁已连接全国28个省份,中国正悄然迈向“高铁社会”。“有了高铁,今年要多回几趟家,多看看老人和孩子。”贵州技工潘金奎满怀欣喜。潘金奎的欣喜来自贵广高铁开通。在广东三水打工的他,每年回家路上都十分不易。
10年前,中国南车首席技术专家丁叁叁在美国参加
高铁技术研讨会时,所有人都在关注西门子、阿尔斯通等老牌企业。从“追赶者”到“引领者”,再到满怀信心“走出去”,中国高铁凭借不断创新和超越,铸就“高铁自信”过去有种说法,中国人要卖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如今,中国制造业已具备叫响“中国创造”的能力,高铁正是一张叫得响的“中国名片”。十年时间,中国高铁的发展已日趋成熟,一万四千多公里、“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安全行驶的高速列车,已经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高铁过硬的技术水平。并且与同类技术相比,其更优惠的价格,让“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也更具竞争力。国家领导人在一个个外交场合底气十足的推销中国高铁、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签下与高铁有关的贸易大单,都是对“中国高铁”的认可,对“中国创造”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