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陆运 > 铁路 >
兰新高铁:连通区域贸易 开启“丝路”新通道
   作者: 阅读:332 日期:2014-11-18
  11月16日,随着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的顺利开通正式运营,拉开了年底全线贯通的序幕,新疆从此打破了“高铁禁区”的历史,进入了高铁时代;作为横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的铁路大动脉,兰新高铁将成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由交通便捷化驱动的区域经济整合浪潮也将由此开启。

  凸显雄厚装备实力

  据了解,兰新高铁全长1776公里,从兰州出发,经由西宁,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向西进入新疆,轨迹与古丝绸之路基本平行,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此次先期开通运营的路段全长530公里,初期将开行客运动车组4对,全线设乌鲁木齐南、吐鲁番北、鄯善北、吐哈、哈密5个客运营业站。动车运行时速达200公里,开行后,乌鲁木齐到哈密的时间由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极端的外部环境使沙漠被公认为“高铁禁区”,然而,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将经过沙漠、戈壁,长达462公里的路段将途经烟墩、百里、三十里、达坂城四大风区,其中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的风力最大时速60米每秒,相当于17级大风。强风沙天气外,还有高温高寒及巨大温差的挑战,能在如此复杂的自然条件下开通运营时速达200公里的高铁,充分证明了中国高铁建设的前沿技术及雄厚实力。

  据了解,目前担当兰新高铁新疆段运营重任的,是由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CRH5型动车组。CRH5型车具有超强环境适应性,具有优越的隔热保温性能,能承受±40℃间温差巨变的考验,且转向架装有两套抗侧滚扭杆,并装有抗蛇形减振器,能确保列车在大风条件下安全稳定运营,是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跻身国际一流水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形成综合运输网络

  据介绍,在运输方面,兰新高铁的开通将与民航、公路等运输方式实现互补之势,中短途运输将由高铁和公路担纲,长途运输还由民航负责,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共同促进新丝绸之路的建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高铁在中短途运输方面 (200~1000公里)相比民航具有不少优势,节省了往返机场、候机时间,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正点率高,费用相比机票便宜。民航也有其自身优势,其快速、高效、方便、经济,尤其适合长距离货物运输,货运量较大。而公路相比高铁、民航,价格低廉,灵活的发车间隔与随时装卸货物的优势,是二者目前仍然不能替代的。

  综合分析高铁、民航和公路运输的优势发现,三者并不是激烈竞争关系,它们可形成资源互补、无缝对接的发展形势,囊括新疆地区长、中、短途运输需求,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地区间物资贸易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利于新丝绸之路的建设。

  带来区域发展新机遇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兰新高铁这条“高速丝绸之路”将激发更大的“黄金效应”。随着兰新高铁的开通运营,中国西部的经济发展与区域经贸往来将更为便利。新疆这片广袤的地区开始和中东部一样,共享高铁时代发展的新机遇。

  据悉,在占地37.22平方公里的乌鲁木齐高铁新区内,已有可口可乐、大众等18家全球500强企业在这里选址落户。作为国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点项目,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也选址高铁新区。据高铁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高铁新区总投资已经超过350亿元,预计可以吸纳23万人就业,成为拉动新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兰新高铁的开通,对畅通西北3省区矿业、农产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人员物资的流动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车后的兰新高铁主要承担客运任务,而既有的兰新铁路将以货运为主,客货实现分流,兰新铁路的输送能力将提高2倍以上。

  兰新高铁的建成还可使西北3省区实现矿产资源共享、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挥区位优势,形成中国向西开放和欧亚国家走向中国腹地的双向黄金通道,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出连接中国与东亚及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通纽带作用,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更加便利。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