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陆运 > 铁路 >
深度直击:高铁快递背后的平台战略
来源:货运人    作者: 阅读:294 日期:2014-10-28

 物流江湖谁能笑到最后,运筹帷幄谁能赢得棋局。从推出电商专列到零担专列,再到货物快运业务,铁总的每一步都引人注目,这背后到底怎么排兵布阵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2014年高铁快递的布局盘点


1.网络:今年4月1日,中铁快运正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城市开行“高铁快递”,9月1日,铁总宣布第二批“高铁快递”城市,包括成都、重庆、大连、青岛、厦门、珠海、常州、徐州、宁波、温州、九江等22个。中铁快运表示,全国可办理高铁快递的城市达45个,每个城市的高铁车站均设立高铁快递营业部。


2.产品及服务:“高铁快递”目前的业务分为能实现“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3种服务,“当日达”首重130元,续重25元/公斤;“次晨达”首重18元,续重11元/公斤;“次日达”首重17元,续重10元/公斤。


3.合作企业:目前中铁快运与顺丰、中通、EMS、京东等企业展开合作。中铁快运这一系列的动作背后暗藏着怎样的玄机,今天物流指闻为您揭开幕布。


二、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着什么战略?


中铁快运的转型从2012年5月开始,首先推出“物流+快递”模式,2014年大力推广“高铁快递”以及“门到门”运输配送等服务,抢占“最后一公里”服务市场。目前中铁快运的业务分为快运业务(小件货物)和货物快运(大件货物)两大板块,而这两块业务的核心在于“门到门”的服务体系:以特快货物班列为主干、各作业站为节点公路干支线为辅助,形成公铁联运、区域集散、协同配合、优势互补的综合运输网络,构建以发到两端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圈的“哑铃型”门到门快运货源集散区。中铁快运的优势在于强大的铁路快运网络,而“门到门”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外协运力的整合,即把“哑铃型”两端的社会车辆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直达用户的网络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中铁快运正在打造的“运力通”平台,在粉丝的帮助下以及长期的资料收集,本期物流指闻团队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运力通”的整体方案。


三、中铁快运的战略将会如何落地?


2014年5月,中铁快运正式启动“运力通”平台的搭建工作,选择汇通天下G7货运人为其产品供应商。平台的目标是让接取、送达两端运力以及货物资源信息得到有效共享,整合社会运力资源提供门到门业务服务,同时对分包方进行可视化管理。


平台共打造三大模块

(1)运力管理模块,形成与分包运力信息互通,完成交易信息追踪;

(2)竞价交易模块,完成发标-报价-竞标-发运-监控-评价的交易闭环;

(3)第三模块将实现运力、货物资源共享、KPI排序筛选功能,统计报表以及实现全平台共同作业。

实现三大功能:集中取货;智能配送;可视化运输。


业务模式——


三大功能整合末端社会运力资源:

1、 集中取货流程设计


2、智能配送流程方案设计


3、可视化运输流程设计

看点:这些功能设计全部基于移动端操作,形成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响应


四.未来趋势分析


2014年以来,中铁快运积极拥抱市场进行战略转型,依托自身优势,逐步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角色转变。一直以来只负责干线运输的中铁快运,如今拓展“门到门”运输配送将打通从取货到送货全链条服务,形成一个稳定闭环,俨然铺开了一张全国铁路快运+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大网。

这张网会给以下物流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零担专线领域:中小专线的货源会面临更大的冲击

电商物流领域:更多的电商平台以及快递企业将会与中铁快运合作

航空货运领域:高铁快递将会倒逼航空货运变革,走向跨境快递市场

国内快件运输80%是走公路,15%是航空,依靠铁路等其他形式的还不足5%,铁老大的这次发力是否会改变行业格局,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



微信推荐

 

名称:货运人


微信号:G7huoyunren


介绍:G7货运人是以车库和人脉为核心的在线运力采购平台,帮助用户实现外协运力、合作伙伴互联网化,达到高效合作;同时通过人脉拓展对接更多优质资源,实现上下游贯通的在线协作、全程可视运输管理以及透明的在线竞价...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