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三万亿却白送矿泉水,8月25日,4名来自不同省份的大学生分别向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邮寄信息公开申请,追问向高铁、动车乘客提供的西藏冰川矿泉水每瓶单价、所签合同总额以及合同签署过程等六个问题。
负债三万亿,还在白送高档矿泉水,铁路到底怎么啦?铁路似乎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但似乎又无从说起。
为何?
无论是横看侧看,这么多年来民众对于铁路的口诛笔伐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体制改革前还是改革后,而且部分民众还就爱上了这一口,凡事咬住铁路一点儿事不放,必定会在舆论这汪深水里荡起一阵涟漪。
而且,中国民众对于铁路的爱憎与对中国足球之爱憎有得一比,根源在于铁路一票难求,中国足球一球难进,看上去似乎有可比性,但实质呢?却又没有可比性。
回顾近几年民众对铁路一票难求的吐槽和官方回复,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才是罪魁祸首。正因为多少人在家乡无法得到足够的机会与资源,他们必须到发达地区奋斗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只要这种不平衡现象还在继续,每年节假日前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批人员全国范围“单边性集中流动”的社会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短期运输能力不足的尴尬。改进12306也好,增加铁路网投资也好,只是治标,治本还需要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如果这个社会不去直面这个发展进程中的根本问题,那么这些表象的症结永远无解。
铁路负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铁路体制改革后,作为企业化的运作,或许他扛下的不仅仅是债务的问题,还有很多改制前人员、资产的盘活问题,更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发展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的重担。
前些日子李克强总量在铁路总公司考察时表示,推销中国高铁时心里特别有底气,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仅能带动装备和劳务出口,更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那么李克强心里的“底气”来自哪里呢?根源不仅仅在于中国铁路技术的不断成熟、国际化程度的不断融入、发展的不断加快,更在于铁路发展正朝着人民满意的方向不断大踏步前进。
一瓶免费领用的高档矿泉水,就因为铁路负债前行,而屡遭质疑,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有小题大做之嫌疑。作为企业,铁路完全有着自己商业运作的机密,而用政府信息公开来进行质问,是否有些过?
其实,几位大学生的问题普通民众一看亦能端详个一二,为何不选其它品种的高档矿泉水而独钟情于西藏矿泉水(笔者无意为商家打广告故隐去品名)?道理或许很简单,商业化的操作,只要有利于企业合作,招标是否存在猫腻自有相关部门查实,但涉及到企业商业机密的并不属于政务公开之列。再者,西藏矿泉水属于边疆企业,国家大型会议、场合都曾多次用过,铁路之举是否含有支边的公益概念在其中?
免费领取矿泉水的旅客,据笔者了解,只有乘高铁、动车组的旅客才能凭票免费领取,这隐含着另外一种意味,那就是与目前高铁动车组身份相匹配,犹如品牌专卖店一样,无论你买与不买,它的配套装饰都是很有品味的。
所以,对于正在负重前行的中国铁路,我们需要做的是多些理解和支持,当然也需要多些善意的提醒和质疑,只有人民满意了,铁路发展了,中国铁路才能真正走出国门,踏上国际舞台,国家领导人下次出国推销中国高铁的底气才会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