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迎来新突破。
日前,随着列车在轨道上的阵阵轰鸣,首趟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80384次列车缓缓驶离天津市南仓站,环绕京津冀地区各条铁路干线运行,依次在沿途火车站装卸零散货物后,顺利返回南仓站。
这是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安排,北京铁路局首先在京津冀地区探索开行货物快运列车,“敞开收货”办理京津冀地区零散货物快运业务,形成覆盖京津冀大部分市区县的敞开收货、便捷安全的物流网络体系,为京津冀地区的散货运输搭建绿色通道,为三地协同发展提供绿色交通支持。
应时之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铁路部门之所以开办京津冀货物快运业务,首先是落实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交通的客观要求。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思路国家已探讨多年,而在近两年逐渐得以明确,认识越来越清晰,客观条件越来越成熟。201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做重要讲话,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京津冀一体化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发展京津冀一体化,交通运输一体化先行。而据记者了解,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京津冀过多依赖公路运输,铁路方面则显得略为滞后。虽然整个区域内铁路客运正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铁路货运方面发展乏力。铁路对区域内地方经济服务非常有限,导致物流运输成本较高,再加上运输程序多、不合理收费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是铁路转变自身经营方式的探索与改变。长期以来,铁路企业专注大宗货物运输,忽视乃至放弃了沿线的散货运输。
对此,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俊勇以河北为例向记者做了分析。河北铁路运营线路长度占京津冀的72%,但大部分实际上承担的煤炭运输任务,比如大秦、朔黄、石太、石德等,在零散货物运输方面则明显不足。“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战略下,在高铁大力发展、铁路货运总体增速乏力的情况下,重视、挖掘铁路货物快运业务,在满足京津冀地区中小企业灵活分散的运输需求,缓解京津冀交通拥堵、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张俊勇对记者表示。
强化服务
既然铁路部门探索京津冀铁路零散货物快运业务意义重大、作用突出,那么,这些“利好”服务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保障性强。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分为南环线路和北环线路,采取“五固定”(即固定车次、固定编组、固定时间、固定路线、固定停站)的方式每日开行。该列车运行总里程2560公里,时速120公里,每趟列车行程历时约30个小时左右,具有运输费用低、运输效率高、运到时限短、安全保障强等特点。
灵活选择。据了解,货主如果想通过京津冀货物快运列车发货,可选择北京局225个铁路车站、17个无轨货站中的任意一家办理,也可通过12306电话热线或www.036.cn网站办理。铁路提供了“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等多种运输方式,供货主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
跨区服务。京津冀货物快运业务还为京津冀地区与其他省市的散货流通提供了跨区域的物流服务。目前,该业务可为货主提供哈尔滨、西安、长沙、重庆、上海、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等14个方向的货物集结和运输服务。“该服务实现了京津冀地区的中短途零散货物‘快运直达’,改变了过去铁路货运只办理大宗和整车运输业务的状况,为零散货物和小批量货物提供综合物流服务,能够很好地满足京津冀以及相邻区域中小企业灵活分散的运输需求。”张俊勇说。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京津冀货物快运业务覆盖了京津冀地区140多个县市以及山东省、山西省的部分县市,可实现京津冀地区的中短途散货在一两天内快运直达,能够进一步缓解京津冀地区公路交通拥堵的状况,从而在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为推动京津冀经济及交通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