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陆运 > 铁路 >
国家铁路局完成两级监管机构组建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232 日期:2014-07-11

国家铁路局7月9日宣布,目前沈阳、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兰州7个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相继组建挂牌。至此,国家铁路局两级监管机构从边组建、边履职进入全面依法履职阶段。

依据决策组建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原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撤销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局将由新成立的交通运输部管理,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而铁路总局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同时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

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家铁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家铁路局的“三定”方案正式确定。根据《编制规定》,国家铁路局设立沈阳、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兰州7个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

国家铁路局有关负责人称,7个地区铁路监管局处在铁路行业监管第一线,是铁路行政执法的主体,依据国务院对国家铁路局的《编制规定》,主要负责铁路安全、质量和市场监管,依法组织开展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和行政处罚;负责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执法部门的工作联系,指导协调地方铁路相关部门工作。

认真履行职责

国家铁路局自2013年7月11日召开第一次机关干部大会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铁路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找准定位、服务大局,在组建地区铁路监管局的同时,承担起铁路行业监管及其他行政管理职责。

大幅度简政放权。去年取消11项审批项目,今年4月提出再取消5项,已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取消项目合计占改革前原铁道部审批项目的64%。对依法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通过修订完善许可实施办法,进一步减少审查事项、合并许可类别,推动简政放权。

强化安全质量监管。贯彻实施《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研究制定配套规章制度建设三年推进计划,去年制定发布4件规章、12件规范性文件,今年第一批3件规章已上网征求意见。制定发布有关行政处罚实施办法、执法人员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文书等基本制度,先后开办了4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初步建立起一支300多人的执法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和行政处罚,受理投诉举报,查处了一批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

加快铁路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在对现有500多项铁路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组织完成了20项铁道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技术审查,发布《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局部修订《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12项标准,修改完善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组织完成6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英文版翻译。

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今年1月6日正式开通政府网站,6月份又开通了政务微博。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网上及时发布监管履职信息、公开“三公”经费使用等财政预决算信息、网上预约办理行政许可等,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制定铁路运输企业准入许可办法,组织开展社会投资铁路项目的前期研究论证,组织研究编制《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推动CRH6型城际动车组定型、生产。完成铁路“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启动“十三五”规划研究,参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等专项规划研究。

加强政府间铁路国际交流合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前期规划研究和经济技术论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推介中国高铁建设和装备企业“走出去”;积极组织有关单位部门参与铁路相关国际标准、国际条约等制修订工作,推进铁路产品技术标准国际互认。

抓好铁路发展规划研究等行政管理工作。积极推进铁路技术创新,抓好铁路行业统计、档案管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信访稳定等行政管理工作,建立相关工作协调机制。信息中心、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等7个事业单位重组设立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各地区铁路监管局边组建、边履职,围绕加强铁路运输安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铁路专用设备质量安全等重点监管任务,开展了铁路春运安全、汛期防洪安全、施工安全和“安全生产月”等多项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对高铁安全保护区设立及管理情况、地方铁路工程项目监督机制等重点问题组织开展调研,依法组织、参与铁路交通事故及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开展行政执法。

另外,为便于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各地区铁路监管局的依法履职情况,国家铁路局政府网站还在首页开通“地区机构”专栏,发布各地区铁路监管局的主要职责、组织机构、政务信息等,并开设了电子邮箱,听取公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