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 金融 >
“两会”释放供应链金融积极信号
来源:东南网    作者: 阅读:298 日期:2017-03-27
  2017年两会伴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布已正式落下帷幕,但围绕两会的相关话题却仍热度未减,其中就包括近来“存在感”满满的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并不是新鲜事物。实际上,传统供应链金融在国内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围绕核心企业的信用使其上下游中小企业获得融资。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始终不痛不痒,更没有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但是从去年开始,沉寂多年的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杀了个回马枪”,频频出现在舆论风口。而在今年两会期间,不少金融界的代表、委员都将目光投向通过盘活应收账款、存货等动产来为中小企业“补血”的供应链金融,将其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创新利器。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就认为,大力发展动产融资,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必要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供应链金融重归视野并受到上至监管层、下至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关注和推动,原因主要是三方面。

  其一,市场现实需求。公开信息显示,过去两年,仅国内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就达5900亿美元,一家企业收回销售款项(帐期)平均需85天以上,时长是其他新兴市场的2倍。通过盘活应收账款为中小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愈发具有市场需求。

  其二,政策推动。去年2月16日,央行、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大企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等内容。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科技赋能金融使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一系列短板得到补足。多年“冷宫”的供应链金融因为注入了互联网基因,金融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能够以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高的风控水平触及大量原先缺钱但得不到信贷支持的中小微群体。

  基于此,当下供应链金融领域诸多平台、机构纷纷发力。除了传统的银行金融机构,还包括上市公司、互联网巨头和第三方平台,各自以其优势在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谋篇布局。

  “阜锦花生金融”是一家位于上海、专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和联想集团、1号店、世界500强固特异轮胎、德国福斯润滑油、新能源龙头企业深圳沃特码、用友软件等核心企业签署供应链融资服务合作,成立四年已为千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超过60亿元的融资,被业内视为供应链金融行业的新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市场官申磊告诉记者,他对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向供应链金融行业传递出的信号感到非常振奋。

  “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指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一再强调金融机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防止脱实向虚。招行前行长马蔚华委员还专门提交关于应收账款融资的立法建议,对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申磊说,这对市场上真正专注服务实体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机构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金融源于实业,不管怎么发展,服务实业都是金融的核心价值之一。业只有回归本源,才能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供应链金融站在产业链全局的高度, 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模式,能对服务我国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起到助推深化供给侧改革起到助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宋华也指出,将来的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正在逐步往智慧化方向延伸,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产业跟金融的结合,也是产业金融跟技术的结合。

  申磊说,供应链金融和技术的结合具有很大的想象和操作空间。目前阜锦花生金融的一大优势就是“互联网基因”的技术团队及IT系统,其技术优势还获得了上海市科委评审的2016年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认证。在一期供应链平台开发成功的基础上,阜锦花生金融正在紧锣密鼓投入第二期的研发工作。“结合大数据、系统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我们能够高效率地完成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全面风险管控和多方在线协同。最终目标是让更多的传统企业也能享受到金融科技的便利,让更多的客户享受更高效、更便捷的融资服务。”

  在支持实体经济、鼓励创新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多元化竞争局面已经形成。无论是商业银行、产业龙头、商业保理公司还是第三方平台,这都是一个无限大的市场,多方的共同参与方有助于产融共赢,银企双赢。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