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1月19日讯(微信:cn156news )
从2016年1月份开始,国内外并购案就不断:在国内海运市场,中远、中海合并重组;中外运长航集团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在国际海运市场,例如法国达飞收购东方海皇、挪威Solstad Offshore与REM Offshore合并、韩国STX海洋造船自救重组计划、德国赫伯罗特收购阿拉伯联合轮船、马士基收购汉堡南美等等。
而今天,第一物流全媒体小编想说一说关于日本三大海运巨头的整编。
2016年10月31日,日本邮船、商船三井、以及川崎汽船发布联合声明,将合并其下集运业务,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成立。初定2018年4月1日正式运营。根据声明,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256艘船只。
日本三大海运巨头为何要在这时整编,成立合资公司?难道安培真的想让日本海运与中国对垒?
中国四大海运巨头整合,日本急眼了?
2015-2016年对于中国海运市场来说是一个整合年。2015年12月28日,中外运长航集团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2016年2月18日,中远、中海两大海运巨头合并重组。至此,中国四大海运巨头合并为两大家。
中远、中海合并重组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旗下的中国远洋将成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中远太平洋将成世界第二大码头运营商;中海集运变身全球第三大集装箱租赁公司;中海发展将成全球最大油运公司……
小编想特别说一下中海发展。在整合完成后,中海发展将成为控制运力位居全球第一的油运公司,将与目前世界上比较大的油轮公司展开直接竞争,这其中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就是商船三井。
而中外运长航并入招商局后,诞生一家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的超级央企,这远远超过中远、中海合并后的5000亿元资产规模。
中国四大海运巨头重组后的资产规模都达到千亿元级别,这不是单独一个海运企业所能比及的。而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当然也会由此倍感压力。
而小编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川崎汽船、日本邮船和商船三井,三家企业在2016财年上半年(截至9月30日)全部报亏:
在三家公司中,川崎汽船在上半财年的经营亏损最为严重,为264亿日元,而去年同期其营利为187亿日元。此外,川崎汽船营业收入则从去年同期的6683亿日元降至4911亿日元。
日本邮船在2016财年上半年净亏224亿日元,而去年同期营利386亿日元。上半财年同期净亏损2318亿日元,而在去年同期营利547亿日元。
尽管商船三井是三家公司中唯一一家上半财年出现营利的公司,但上半财年的总收入从去年同期的9046亿日元下降至7135亿日元。
也许是看到中国海运巨头合并后带来的效益,在看看自己的企业,整个2016上半年都是在亏损,日本是也急眼了。
2016年10月31日川崎汽船、日本邮船和商船三井联合发布“合并集装箱运输业务”的通知。而发布声明当日带来的反响也是不错的,三家公司股票大涨:其中日邮大涨9.9%,是2013年以来的最大当日涨幅;川崎汽船涨8.5%,MOL大涨12%,是08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日本三大海运巨头2017年加速整合
日本邮船、商船三井、以及川崎汽船合并后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将成为世界第六大集装箱运输航运公司(运力约为140万TEU),全球运力份额占比约为7%。
日本,作为全球出口汽车的大国,面对需求日益扩大的汽车市场,作为汽车运输主要途径之一的汽车船舶运输市场中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川崎汽船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它承接了全球八分之一的汽车海运业务。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借鉴三家公司的经验,形成协同效应,并借助规模效益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更高质的、更高效的、更具竞争力的航线服务。
另外,三家公司都表示,将针对业务合并制定一个新的商业计划。对于集装箱及港口业务的合并,三家公司的共识是成立新的合资企业,整合船队及海外码头业务。新的班轮公司将于2017年7月成立。
安倍推“包围中国”策略,海运是其一
据了解,安倍有一个“包围中国”的战略,这是安倍在2006年首度担任首相期间,曾提出过“自由与繁荣之弧”的安保战略构想。而这一个构想的实质,即是构建一个包围中国的网络。
2012年12月底,安倍重提“包围中国”战略,表示日本政府只有加强与包括俄罗斯、越南等在内的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强化与美印澳的安保合作,中日关系才会修复。加上最近这两年闹的很厉害的钓鱼岛事件等等,中日关系比较紧张。
安培“包围中国”战略表现是方方面面,不仅是政治上,军事上,还包括经济上,当然也包括海运行业。
据了解,在2016年5月28日的七国集团(G7)伊势志摩峰会扩大会议期间,安倍就宣布向斯里兰卡提供两艘巡逻船,此外还提供总额约380亿日元的借款用于包括输电线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也为孟加拉国达卡市提供1735亿日元用于完善交通设施。
印度洋是连接东南亚与中东的重要海上交通线,而中国已经在沿途的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取得了港口使用权,安倍强化与上述两国的关系也是为了遏制中国。
补点料
2016年是海运企业抱团取暖的一年
而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全球海运行业都在忙着2016年的“重组大戏”,而全球海运联盟也正在加速“洗牌”。
① 2016年4月20日,中远海运、法国达飞、长荣海运和东方海外共同宣布组建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联盟将投入350艘船,将有660万TEU运力,包括现有控制运力、订单运力和将来要建造的运力。
② 2016年5月13日由韩国韩进海运、德国赫伯罗特、日本川崎汽船、日本商船三井、日本邮船、台湾阳明海运宣布成立一家新的航运联盟:“THE Alliance”。THE Alliance联盟将投入约418万TEU、超过680艘船运力。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8%。
③ 2016年7月14日现代商船和2M联盟之间签订的谅解备忘录是一份有关现代商船加入2M船舶共享协议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至此2M将演变成“3M”,新的“3M”联盟运力目前已达到639万TEU,将有超过1180艘船运力。
④ 2016年7月18日,来自于德国的赫伯罗特和阿拉伯轮船两家公司正式签署合并协议。新赫伯罗特将取代排在第5位的长荣海运,成为世界第五大船公司,总运力将达到160万TEU,船队总规模将有237艘包括现有控制运力、订单运力和将来要建造的运力,年运输规模达到1000万TEU,年度总营业额约为120亿美金。
(综合国际船舶网、 国际船媒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