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巴拿马运河扩建能否改变全球航运格局?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阅读:693 日期:2016-07-10
  历时九年,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程顺利完成。巴拿马运河扩建之后,其通航能力可能会翻倍,巴拿马从中获得的通航费也可能大幅上涨,对这样一个依赖运河收入的小国来说,这的确是一件大事。但是巴拿马运河的地缘政治含义要远远大于它的航运功能,扩建,能够增加航运巨头们的选择,但是未必能够改变全球的航运格局。


  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亚洲、欧洲和美洲是主力,三方之间的货物运输占据全球海运的大头,需要从巴拿马运河经过的货轮主要是亚太与美洲东部之间的运输量,而这一通道的运输只有25%的份额需要经过巴拿马运河,主要受制于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一部分转向南美航线,另一部分则通过美国的铁路系统,采取陆海联运的方式。换句话说,巴拿马运河要提高份额,就应该从这两部分中“虎口夺食”,从成本的角度而言,大宗商品,比如铁矿石、石油等运输,尤其是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北部的国家,可能愿意选择巴拿马运河。对于一些对时间要求比较高的货物,比如电子产品等,可能还是愿意通过陆海联运的方式,以节省25%的运输时间。毕竟,在国际贸易中,时间就是金钱,贸易融资的利息成本可能比航运成本更需要考虑。扩建之后,全球大部分船舶都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这的确解决了巴拿马运河提高通航能力的短板。然而,目前巴拿马运河只承担全球5%左右的航运贸易,要提高份额,那只是重新分配现有的运量。全球经济趋缓,贸易的增速已经不同往日,尤其是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这对于全球海运而言,并不是一个黄金时刻。巴拿马运河的扩建之所以引起关注,恐怕主要是地缘政治的考量。

  巴拿马运河,一直与世界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当年为了开凿这条运河,美国不惜出兵占领这一地区,而开凿这一运河的根本初衷也是为了沟通两洋。当时著名的海权问题专家马汉上校就建议,如果美国的实力还不足够强大,就不要开挖运河,因为英国海军可以通过运河攻击美国的西海岸。与巴拿马运河开凿同时的是,美西战争,美国从一个大陆强国转变为海上强国,并且占领了菲律宾,成为太平洋地区的大国。巴拿马运河其实是美国走向海洋霸权的关键一环。二战之后,随着巨型货轮时代的来临,巴拿马运河的航运价值在下降,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签约将巴拿马运河交还,最终在1999年美军从运河区撤出,也意味着它的地缘政治的价值在下降。冷战结束之后,巴拿马运河回归其航运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也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后来运河的经营权为李嘉诚的公司获得,巴拿马运河的地缘政治色彩进一步稀释。然而,巴拿马又是少数没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这次竣工通航仪式,同时邀请两岸领导人出席,无形之中,巴拿马运河又带上了浓浓的政治色彩。

  巴拿马运河终归要回归其国际航运通道的功能和本色,而不是卷入到大国政治的漩涡之中。巴拿马运河的扩建,是提升其国际航运地位的关键一步,但是,未来航运格局取决于国际贸易、航运巨头,而不仅仅是由巴拿马运河是否扩建决定的。不可否认,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航运中心的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现在世界经济的重心还是在欧洲、东亚和美国,巴拿马运河在现有的贸易和航运格局中并不处于核心地位。全球的加工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尤其是向东南亚和印度的转移,也意味着巴拿马运河相比于苏伊士运河的地位会进一步下降。因为走苏伊士运河不需要绕道好望角就能到达美洲,比横跨太平洋还要近,巴拿马运河扩建意味着自身基础设施的更新,也能够提高亚太到美洲东海岸的运输条件,至于是否能够改变国际航运格局,则还需要观察与等待。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