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由中远、中海两大航运央企合并而成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
合并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拥有各类船舶1114艘,综合运力8532万载重吨,是全球综合运力最大的航运企业。其中,干散货自有船队运力3352万载重吨/365艘,油轮运力1785万载重吨/120艘,杂货特种船队运力300万载重吨,均是世界第一。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还拥有6个“世界前列”:其中在全球的集装箱码头将超过46个,泊位数超过190个,集装箱吞吐量9000万TEU,排名世界第二;全球船舶燃料销量超过2500万吨,排名世界第二;集装箱租赁规模超过270万TEU,居世界第三;集装箱船队规模158万TEU,居世界第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接单规模以及船舶代理业务也稳居世界前列。
两家央企的合并,当然不止于追求庞大的体量,其目标的是打造以航运、综合物流及相关金融服务为支柱,多产业集群、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物流供应链服务集团。
重组后的中国远洋海运有多强?
重组后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着力打造集装箱运输服务供应链平台(含码头运营)、油气运输平台及综合性航运金融服务平台。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拥有8家上市公司。根据去年年底,中国远洋、中远太平洋、中海集运、中海发展发布的公告,这四家上市公司宣布签订一系列资产重组交易和服务协议。中远、中海重组将首先围绕集装箱运输、船舶租赁、油运业务、散运业务、金融业务等板块开展,暂不涉及其他业务领域,中远航运、中远国际、中远投资以及中海科技四家上市公司暂不参与重组。那么,重组后的中国远洋海运有多强?
集运平台——中国远洋
上述公告称,中国远洋租入并经营中海集运全部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并以11.4亿元收购中海集运33家网络资产;以67.7亿元出售干散货给中远集团。交易完成后,中国远洋将成为专注于集装箱航运服务供应链发展的上市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远洋不是“收购”而是“租入”的方式,整合中海集运的集装箱船舶资产。有分析认为,这是为了避免中国远洋产生较大的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
不管以哪种方式,在全球班轮公司中分列第六和第七位的中国远洋和第七的中海集运整合后,集装箱船队规模达到了158万TEU,超越居德国赫伯罗特公司位居世界第四位。
码头平台——中远太平洋
公告显示,中远太平洋通过以76.3亿元收购中海集团和中海集运持有的码头资产中海港口发展有限公司;以77.8亿元将旗下的佛罗伦公司资产出售给中海集运。交易完成后,中远太平洋将成为专注于全球码头业务发展的上市平台。
显然,中远太平洋通过加码主业(码头经营),分离辅业(集装箱租赁),避免了业务资源同质化问题,有利于其经营规模化,把规模效应转化为竞争能力。
经过重组,将中海集团码头资源收入囊中,使中远太平洋的码头网络进一步完善,在全球的集装箱码头将超过46个,泊位数超过190个,集装箱吞吐量9000万TEU,将覆盖国内全部沿海省份和海外主要枢纽港,排名世界第二。
金融租赁平台——中海集运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挂牌至今已有五天时间,但中海集运官网仍将其定位于从事集装箱运输及相关业务的多元化、国际化经营企业。
而根据重组方案,中海集运将大部分集运船舶和全部集装箱租赁给中远集运;并把集装箱运输经营网络出售给中国远洋及中海集团,同时收购中远和中海集团租赁类、金融类资产及股权,出售所持49%中海港口股权的码头资产。交易完成后,中海集运将成为专业化的综合航运金融服务上市平台,资产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这是中远和中海重组中变化最大的业务板块。
油运平台——中海发展
中海发展向中远集团以63.7亿元现金收购大连远洋100%股权;向中远集团或其子公司以56.9亿元现金出售中海散运100%股权及其他散货资产。交易完成后,中海发展将成为专注于油品运输业务、LNG运输业务的油气运输上市平台。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连远洋拥有经营运力39艘、886万载重吨;订单19艘、390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份额1.7%,居世界第十一位。整合后,中海发展的油轮运力120艘、1785万载重吨。
整合完成后,中海发展将成为控制运力位居全球第一的油运公司,将与目前世界上比较大的油轮公司如伊朗国家石油、日本商船三井和中国招商轮船展开直接竞争。
增加全球航运市场话语权
从去年8月7日,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所涉及的8家上市公司停牌,拉开了重组的序幕,到12月初国务院批准重组方案,再到今年2月1日,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和中远太平洋的相关重组方案均获得中小股东高票通过。
对于两家巨无霸央企来说,重组进展得如此顺利的背后,是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中国航运企业做大做强的紧迫感。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表示,“我们原先两家企业不具备规模优势,业务资源同质化严重,在国际国内细分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通过优化组合,将进一步增强抗周期、抗风险能力,稳健发展、做强做优。
这在集装箱运输行业最为明显。
许立荣表示,全球集装箱生成量70%在亚洲,其中的70%在中国,但是,现在从全球班轮运力控制能力来讲,前三家班轮公司控制全球约40%的运力,都在西半球的欧洲。市场在东半球,运力控制却在西半球,因此,重组将会增强东半球的运力控制能力,增强在全球航运市场的话语权。
重组后的集运平台中国远洋成为全球第四大班轮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总经理万敏认为,名次上看进步不大,实质上却从第二梯队飞跃至第一梯队。两家公司原来都是60万至80万标箱的运力规模,以中国出口的市场为主,只能布局以中国为主的东西航线、东南亚航线和内贸航线。
而整合重组后现有运力达到158万标箱,加上手持订单,到2018年新集团运力规模将超过200万标箱,与世界第一梯队的班轮公司站到了同一起跑线,将真正实现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具备全球航线布局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马士基地中海和达飞三家运力分别在301万TEU、267万TEU、182万TEU左右,运力差距已大大缩小。
这体现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集运、干散货运输、LNG运输等业务上,“将规模效应转化为竞争能力”的发展思路。当下,这几大细分市场的运力供过于求,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的重组,不仅可以发展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航线覆盖面,减少恶性竞价。
链接
六大产业集群有多少家底?
在挂牌仪式上,许立荣表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打造航运、物流、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产业以及基于“互联网+相关业务”商业模式的“6+1”产业集群。
从许立荣的一番话不难看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产业版图将围绕上述6大业务板块构成。而这6大业务板块,既包括原中远集团和原中海集团各自的航运主业,也将它们的多元产业囊括其中。下面,小编就简单梳理一下,原中远集团和原中海集团,在这6大业务领域中的“实力”。
(一)航运产业集群
包括集运输、干散货、油运LNG等运输业务
原中远集团的“实力”:
(1)集装箱运输:
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运输由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集运)承担,经营着160余艘、总箱位逾75万TEU的集装箱船队。目前,中远集运开辟了跨太平洋、远东至欧洲、日澳、中澳等38条全球运输主干航线,船舶挂靠世界上100多个重要港口,在全球拥有1000多个代理分支机构,连通五大洲各交通枢纽,辐射到全球各个角落。在中国本土,拥有货运机构300多个,覆盖全国铁路枢纽、公路网站、国际空港和沿海主要口岸,形成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地区为支点,连接各主要交通城市的联运网络和运输服务系统。中远集装箱运输的多式联运服务业务,网点遍及欧、美、亚、非、澳五大洲,做到了全方位、全天候“无障碍”服务。
(2)干散货:
中远集团目前拥有和控制着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干散货运输船队。中远干散货运输船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矿砂、煤炭、粮食、化肥、钢材、木材、农产品等货物的海上运输服务,航线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港口。多种不同的船型,以及精湛的船舶营运水平,能够满足客户各种不同需求。
中远集团的干散货业务的运营主体是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散集团),拥有和控制包括好望角型、巴拿马型和灵便型等各类散装船舶300余艘,运力规模超过3000万载重吨,船队规模居于全球散货运输船队前列,年货运量超2亿吨。
(3)油运LNG:
中远集团的液体散货运输覆盖石油原油、成品油、LPG以及LNG等货物的运输,主要由大连远洋运输公司承担。公司现拥有和经营各类液体散货运输船舶46艘,800余万载重吨,其中,油轮船队是中国最大的专业化油轮船队之一。
原中海集团的“实力”:
(1)集装箱运输:
中海集团旗下的中海集运可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快捷高效的班轮运输服务。截至2014年12月底,中海集运船队规模达156艘,整体运载能力达到72.4万标箱(TEU),以总运载能力计,中海集运目前位居全球班轮行业第七位。其中,4000TEU以上大型船舶87艘,合计64万标箱,占总运力的88.2%,平均运力7340标箱,平均船龄6.85年。中海集运订造并于2014年11月18日始陆续投运的5艘19000TEU全集装箱船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
中海集运船队挂靠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的180多个港口。80余条国际、国内班轮航线以及东南亚、中国华南、华北、长江支线群,连同分布在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的80家代理、287个营业网点及其7000名员工共同构筑起全球化经营服务网络,全面实现了“营销网络化、服务一体化”。
(2)干散货:
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散运)是中国海运旗下统一的干散货运输经营管理平台。中海散运目前经营着各类干散货船舶239艘、超过1700万载重吨,是中国沿海最大、世界第三大干散货航运公司,拥有陆岸管理人员500多名,运输船员近4000人,经营航线遍及国内沿海沿江和世界各主要港口,运输货物覆盖煤炭、铁矿石、粮食、铝粉、钢材、化肥、镍矿等,年货运量超过2.4亿吨,在国家能源资源运输和进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运输支持和保障作用。
(3)油运LNG:
中海集团凭借自身发达的海上运输网络,一流的船员队伍,现代化的传播管理体系,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丰富的航海经验优势,组建了中海集团液化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以推动LNG运输项目的建设和相关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