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网全媒体报道:
图1 新建成的京杭运河江苏鸿运淮安东风LNG加注站
图2 洪海志董事长 (图左)和孙斌总经理在研究站点建设布局
图3 LNG单燃料船合作厂家江苏杨州新华船厂董事长张宝林 (图右二)
船舶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保护大气、水环境,改善大气、水体质量,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把江苏作为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的试点示范省份,并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早在2009年,江苏鸿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洪海志董事长与孙斌总经理,就参与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的“LNG在运输船舶上应用”的课题研究,并成功研发了我国“内河柴油-LNG混合动力第一船”,此后又联合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内河岸基式LNG加注站标准化”课题研究,为国家住建部、国家质检总局正在编制的《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设计规范》提供了借鉴。
艰辛曲折的发展之路
洪海志,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从事了很多职业,油气项目开发、酒厂等等,生意倒也红火。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找他来投资研发“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项目,经过实地考察,他对这个环保项目产生了极大兴趣,全心投入到这个项目。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创业之路艰辛曲折。
为尽快推动项目的实施,在没有任何指导性文件和规律可依循的情况下,2012年下半年,洪海志与孙斌牵头,负责在江苏内河主要干线航道开展水上LNG加注站点的规划工作,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无从下手。通过航道部门提供的航道图,查阅了大量资料,对项目站点设置进行布署,再根据航道等级、船舶流量,结合航道水上服务区、船闸远调站数量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布局。为使这项工作能落到实处,公司组织人员对内部规划的120多个站点进行实地踏勘,并得到当地航道、海事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但在站点前期相关工作开展中,遇到了很多难题。
他们亲自到项目所在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宣传国家相关政策,希望得到当地的关注与支持。直到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京杭运河苏北段开展“示范工程”时,工作开展才出现一些转机。
2013年4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下发了“内河船舶应用LNG清洁能源示范工程”的通知,并成立了“示范工程”领导小组。作为“示范工程”两个实施单位之一,主要完成水上加气站建设4座,内河船舶改造50艘任务。
——船舶改造方面,公司组织人员到船舶集中的地方进行宣讲,将柴油机与LNG设备使用寿命、安全性能、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提高船民对LNG清洁能源的认识,调动船民参与船舶改造的积极性。经过多方努力,与船民签订了50艘船舶改造协议。但是,在船厂改造时,船民提出改造成本造价高、停航产生损失、油气价差小,又没有资金补贴等,船舶改造工作搁浅。为打破僵局,该公司继续宣传,直到2014年6月才有两个船民同意参与,在改造过程中,因没有经验,原计划15~20天改造期限,延长了3个多月,仅此涉及的费用200多万元均由该公司承担。
——站点建设方面,该公司自文件下发后,就进入到京杭运河苏北段开展站点建设工作。2013年5月,该公司虽取得了相关批准手续,但因土地性质问题,致使规划选址意见及规划、施工许可无法办理。同时,内河水上LNG岸基式加注站建设在全国没有先例,国家也无标准或规范,公司开展“内河岸基式LNG加注站标准化”课题研究,为设计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由于“示范工程”时间紧、任务急,2013年9月22日,京杭运河淮安东风站正式开工,该公司采取边施工、边办理相关手续的方法,推进站点建设进度,但水利部门提出水上LNG加注站点必须进行防洪评估,在二类防洪区以下,原则同意迎水面建LNG加气站,但同时要建防爆墙,一类防洪区不允许迎水面建站。后来,该公司按要求委托设计部门设计了防爆墙,委托专业咨询机构编制洪评报告,多次向水利部门汇报,至今洪评评估也没有结果。
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绿色项目,实施时都这样困难,如果仅凭一个企业的能力那就难上加难。但洪海志却坚持:“我所做的项目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既然看准了,我就要一直走下去。况且国家当前亟待解决的是大气与水体污染防治问题,相信政府会处理好这些环节方面的问题。”从“试点”到“示范区”的跨越
几年来,洪海志秉持“推广清洁能源,发展绿色水运”的经营理念,在水运行业应用LNG项目领域摸索、探寻,从“试点”到“示范”项目,深耕于市场的培育与引领,推动产业项目的发展。
在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以试点项目的形式,开展船舶柴油-LNG改造与水上加气站点建设。作为试点工程,这两个项目均没有规范、标准,更没有成熟的技术经验可以借鉴。面对这种情况,他们采取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与开发。
首先,在船舶柴油-LNG双燃料改造项目上,该公司联合江苏科技大学一起编制出《江苏鸿运柴油-LNG船舶改造技术方案》。2014年由该公司全额出资在淮安成功改造了2艘柴油-LNG燃料动力船,并取得了船检证书,享受优先过闸且不加倍征收过闸费的政策。同时,该公司也制定出企业内部《柴油-LNG双燃料船舶动力改造技术要求》,为今后船舶柴油-LNG双燃料批量改造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其次,在船用岸基式加注站建设方面,该公司联合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内河船用LNG加注站标准化建设方案研究》,从加注站分类、加注接口、储罐规格、加注站选址、平面标准化、建筑风格标准化等方面展开研究。岸基式LNG加注站标准化,借鉴了汽车加注站的特点与工艺原理,取得了多方突破。其成果为国家住建部、国家质检总局正在编制的《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设计规范》提供了借鉴。
为加快水运行业应用LNG项目的推广,早日实现水运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促进项目落地与运营,该公司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清水廊道”建设需要,向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申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10000艘船舶改造项目”。2014年5月,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肯定此项目并将其作为“示范区”项目进行综合推广。
“京杭运河江苏段水运应用
LNG综合示范区”是江苏省“示范工程”的延伸,是公司“南水北调东线工程10000艘船
舶改造(油改气)项目”的深化,更是对该公司致力于水运行业应用LNG项目推广工作的有力支持。同时也推动了柴油动力船过渡为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并最终转向新建LNG单燃料动力船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了水运行业节能减排的方法与思路。
从“试点”项目到“示范区”项目,水运行业应用LNG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实践,交通运输部以抓“示范区”为载体,把水运行业应用LNG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在全国水运行业推广应用LNG项目创造条件,实现了从“试点”项目到“示范”项目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