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有望下半年出台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阅读:274 日期:2015-08-03
  

       广州,作为千年古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当今如何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记者昨天从广州港务局获悉,目前广州正在全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一份《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

  在该三年行动计划最新送审稿中,提出未来3年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还梳理出相关的60项重点建设项目,全部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0亿元,其中港口码头、航道工程固定资产投资额150亿元。

  数看

  广州港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超5亿吨,集装箱1663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港口第五、第八位。注册营运船舶1300艘,950万载重吨,占全省运力的48%

  南沙港区至珠江出海口航道水深-17米,可满足目前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船进出港要求

  广州港已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23条,江海联运支线200多条,世界前二十位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展业务

  今年上半年,广州港整体保持增势,增速平缓,1~6月广州港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2.5亿吨,同比增长4.87%,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逾8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88%

  截至今年6月底,广州港南沙港区开通外贸航线56条、内贸航线24条

  解码

  三年行动计划

  建设思路

  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战略发展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将建设智慧型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和“互联网+航运+金融”新业态发展作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两大战略支点,全面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做到统筹规划、远近结合、重点推进、三年打基础,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以泛珠三角地区为腹地,举全市之力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相互融合的格局

  具体目标

  到2017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新增港口通过能力8000万吨;新增国际班轮航线20条,新增喂给港、内陆港20个;海洋工程装备实现年产值300亿元,船舶修造年产值200亿元;与航运产业相关联的企业注册数达到8000家以上,船舶注册拥有量1500万载重吨;航运及关联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奠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九大任务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

  ●推进航运功能区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

  ●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

  ●加快航运金融保险创新发展

  ●大力培育各类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智慧航运建设

  ●提高航运法律服务水平

  ●加大交流与合作

  资金保障

  广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不超过1亿元资金,重点用于增加集装箱班轮航线、集装箱货源组织、喂给港和内陆港建设、航运业务创新、航运交易平台建设、航运人才引进培养、对外交流及其他相关项目

  建言

  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

  广州港股份力争今年年底上市

  广州港集团将确保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8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标准箱,力争完成货物吞吐量3.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520万标准箱。

  广州港股份将力争今年年底上市。未来3年,广州港集团将着力加快航运交易所、航运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建设,重点培育航运金融业务,发展港航产业金融。还将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参与珠三角、粤东、粤西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重点抓好茂名、潮州码头建设运营。同时,扩大和延伸以南沙港区为中心的“穿梭巴士”的覆盖范围;抓好云、桂、湘、贵等内陆市场的业务开拓,大力推进内陆港建设,深化与泛珠三角码头合作,建成对沿江、内陆全覆盖的网路体系,进一步提高南沙港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广州港口航运行业协会会长蔡锦龙

  汇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就是要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条件,发展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体服务功能,说直白点,就是要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汇于一体。参照国内外典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模式,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乃至南中国海的门户,已具备有发展成为腹地性国际航运中心的各个有利条件,同时鉴于广州具有较为完善的市场贸易环境,也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人文条件,广州同时也具有发展成为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的潜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林江

  穗港可考虑参股对方的货柜码头

  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首先是解决本地及华南地区的货物进出口需要,服务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也是广州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做好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将来广州港与香港可考虑合作,相互参股对方的货柜码头,同时,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适用什么样的法律也很重要。建议南沙自贸区可参考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和做法,由广东省向中央争取商事法律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民商和海事法律方面,最好能借鉴香港航运方面的法律规定,让国际船舶在南沙与在香港享受一样的运营环境,这样船舶才愿意来。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