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中国“泛珠”四省区海关将启动区域通关一体化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219 日期:2015-04-30
  

图为:中国“泛珠”四省区海关将启动区域通关一体化

        从今年5月1日起,广西、福建、海南等“泛珠”地区海关正式纳入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范围,“泛珠”四省区11海关通关如一关,超过17万家企业(其中,广西企业近8000家)进出口可尽享便利。

  “泛珠”四省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是海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目标出发,推动“泛珠”四省区海关通关一体化、执法统一化、管理集约化,将区域内11个直属海关打造成联系紧密、统一高效的一体化协作区域,不断优化协作机制,打破关区壁垒,拆除利益藩篱,加强协同监管,更好地服务于四省开放型经济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四省区的进出口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外贸营商环境。

  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核心是要构建“一中心,四平台”的新型通关作业模式,即区域通关中心和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现场作业平台,海关通关作业机制的创新将打破关区壁垒,拆除地区藩篱,提高执法统一性,实现区域海关管理互认、互通。“泛珠”四省(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启动后,海关在监管要求、作业流程和服务标准方面执行统一标准,实现“区域联动,多关如一关”。这四个省区的所有进出口企业可享受改革带来的以下红利:第一,所有企业均可按照实际物流需求,自由选择申报、纳税、查验、放行地点,自主选择口岸清关、转关监管、“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任何一种通关方式,自主设计最适合自身的物流方案;第二,代理报关企业可以“一地注册、多地报关”,这将改变以往企业在属地注册后还需在其他海关办理备案手续的多地注册和备案状况,省去企业往返奔波之苦;第三,内陆企业办理跨关区通关手续时,可自行运输货物,免去转关运输繁琐的监管手续和使用转关车辆的费用,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此外,特殊监管区域及保税监管场所一线进出境同样适用本次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企业在进境口岸和特殊监管区域可自主选择申报、查验地点,实现保税货物便捷流转。

  南宁海关分析认为,从区域合作发展看,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四省区属于“泛珠”三角“9+2”合作区域,有良好的合作基础,2014年,四省进出口总量占了全国的36%。广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与“一路一带”国家贸易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广西与“一路一带”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贸易规模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广西对“一路一带”国家贸易总值已达到405.9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其中进口80亿元,增长23.5%;出口325.9亿元,增长38.2%。此次南宁、福州、厦门、海口等“泛珠”地区海关纳入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范围,顺应了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将进一步密切“泛珠”四省区间的合作,加强四省(区)海关跨区域监管统一、协同配合,促进市场要素的充分流动,有力推动对“一路一带”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向深入发展。

  为保证通关一体化改革顺利,南宁海关及时向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通报此项改革的有关内容、意义和实施推进情况,得到了广西的大力支持。组织广西各级商务、口岸等职能部门及重点企业代表开展广泛的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政策宣讲,积极推介改革举措,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改革,分享改革红利。有序组织通关一体化系统联调和试运行,确保5月1日正式启动时稳定运行。及时修订通关作业制度,科学调配机构人员,完善区域通关一体化运行的保障机制,确保改革真正惠及企业,促进广西外向型经济新发展。

  据南宁富士康公司介绍,该项改革实行前2014年1月至今,该公司在广东地区进出口报关单量达到27871票,总货值31亿美元,平均通关时间4.6小时,而南宁丰达电机公司在广东地区的报关单量也有970票,货值3.7亿美元,平均通关时间10.5小时。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后,他们将可以自主选择通关方式,可将大部分货物的报关业务放在南宁申报,在一体化区域内选择适宜的口岸实现货物进出口直接验放,从而省去转关车租赁和货场租金等支出费用近几百万元,节约通关成本和缩短通关时间,企业对此改革积极响应,主动了解运行模式,对改革带来的通关便利期望极高。

本文由《现代物流报》授权第一物流网首发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