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纲领性文件发布一月有余,沿线省市地区组织编制“一带一路”建设方案的行动都在陆续开展。物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如何实现科学布局十分重要。
首先,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从长远发展着眼,做好物流行业的统一规划与顶层设计。与此同时,推进物流业内的并购整合,发挥集群优势,有助于加速行业更好更快地进入国际化快车道。此外,地方主管部门在推进物流布局时,更多地应从全局着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从长远出发做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布局一带一路:做好统一规划与顶层设计
作者:张雨航
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均在组织编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纷纷积极主动融入这一重大战略之中,争上“请愿表”,争做战略支点。尤其是在物流布局上,“一带一路”沿线省市更是加大了推进力度和建设力度。不过,从实质操作上看,这些省市中的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在推进物流布局“一带一路”中,还未能发挥出真正意义上的引导作用。
布局“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新的机制,而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与倡议。自倡议至今,我国多个省市都已提前进入布局阶段,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区域性物流体系发展。但是,伴随着“一带一路”热潮持续走高,一些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对这一战略的理解各有侧重,发展投资方向各有不同;同时,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系统的规划与引导,使得这些省市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往往只顾自身利益,希望将自身的发展任务统统纳入到国家战略中,而并没有从合作发展的理念出发,也没有从统筹规划的细节着手,从而导致部分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不能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难以将“一带一路”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适应国家宏观战略的需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作为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从长远发展着眼,做好物流行业的统一规划与顶层设计。
推动交通建设 加快互联互通
首先,要积极推动交通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全面提升“一带一路”战略的通达水平。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是“一带一路”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这就要求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应该把交通运输作为战略布局的重点。在现有的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上,建议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道物流的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合作关系,使之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打造互联互通的交通物流大格局,从而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物流整合,力争形成国际物流大通道。
加强部门配合 形成联动合力
其次,要努力打破体制障碍,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合力。在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中,铁路,海运、民航、管道以及城市交通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这些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形成很好的协调机制。这种管理模式极易产生部门垄断,并导致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交通运输线路上,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间总是处于严重的竞争状态,难以形成海、航、空、陆的多式联运体系,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一体化,以及物流效益最大化的发挥。对此,建议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破除思想障碍和打破利益格局,加强部门联动,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并深化交通运输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物流布局,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
提前做好规划 落实硬性条件
此外,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大支持力度,统筹落实“
一带一路”发展的硬性要求。“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对人才、技术、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非常巨大。据测算,从2010年到2020年之间,仅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高达8万亿美元,而人才与技术的需求更为紧迫。这就要求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应该提前做好规划布局,从多方面着手考虑,结合地方的优势特点,给予物流行业一定的技术支持、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例如:通过购买服务增加对道路、桥梁、口岸、码头等公共工程的投入;通过购买规划实现跨境道路的设计;通过降低通关成本促进国内企业“走出去”;通过完善税务政策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通过制定奖励机制提高技术水平与人才培养等等。只有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项目建设和扶持力度,才能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总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物流布局“一带一路”的实现过程中,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各自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扎实有序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
北京建筑大学
物流布局一带一路:推进行业整合 发展产业集群
作者:刘春宇
在我国面临社会行政改革和经济新一轮扩大开放两大变革的背景下,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最近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集中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宏大任务。从未来国际物流市场的趋势来看,要实现“一带一路”的愿景,物流是基础和支撑。“一带一路”经济形态日益为国际经济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就会积极地推动和影响着国际市场的经济走势,必然促使国际物流市场需求曲线发生深层的本质变化,为我国实现物流业的华丽转身,自主进军和整合国际物流资源,并在加快创建中国国际化物流大通道的进程方面,正在进入未来最佳创新增长周期和良好的发展新契机。
整合集群,推动现代物流国际化
全球经济孕育复苏融合的浪潮已经提前到来,这是一个我国物流业并购整合服务创新、资源互通利益共享的机遇时代。
经济新常态倒逼物流产业结构调整,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物流并购整合的新动力具有现实经济意义。
一是快速发展的物流并购市场为推进中的“
一带一路”经济转型带来新的亮点,显示出未来物流市场国际化的并购、整合和创新的支撑力度。由此一来,“一带一路”经济新常态将成为近两年国内外物流并购市场繁荣的核心动力。我国物流业面临的基本选择是,只有物流并购整合集群,才是物流依托和推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深化物流产业整合、支持物流市场推进。因此,无论是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还是外资物流企业,无论上市物流公司还是非上市物流公司,并购重组、并购融资需求和机遇都会快速增加,国内物流业、物流企业拓展并购业务的积极性也逐步增强,越来越在助力“一带一路”经济模式和规模发展中,发挥物流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和作用。
二是集中财力人力、集中物流市场资源,推动大物流产业集群迈上国际化快速发展的快车道。突出鲜明的物流服务特色,培育一批物流主导产业的市场主体,联合创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物流产业集群;突出复杂重点物流产业集群、培育现代物流示范产业集群和现代物流园区联盟体,扶持物流产业集群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突出强化物流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协调服务,依托国家自贸区和“一路一带”经济格局,开创新型国际化物流产业示范基地。
三是坚定不移走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之路,破除“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瓶颈的约束,深入基层、企业和市场调研,帮助解决物流产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做好产业规划、高端布局和顶层设计,在厘清、理顺物流产业链的基础上,做好物流产业布局,打造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物流产业集聚,提升国际化物流的产业效益。
集群担当,增强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在“一路一带”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物流市场竞争不只是单个物流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物流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的竞争,必然形成产以“类”聚,业以“群”分的物流发展大趋势。物流产业越高度集聚,物流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越强,物流产业链就会越完善,就会发挥物流集群的强大竞争力。
一是初步形成物流产业链上相互配套、空间分布上相对聚集、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大宗运输、冷链运输、农副运输的特色物流产业集群,提高我国物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二是物流国际化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一方面,“一带一路”经济带动物流国际化。经济带动加快物流布局,将会相继涌现一批物流规模较大、物流现代技术水平较高、物流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重点优势的物流企业。另一方面,物流业和物流企业联手布局。物流业也要众人拾柴火焰高,支持物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并购和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等方式整合中小物流企业,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向物流龙头企业聚集,加强上下游物流产业及企业合作和协作配套。在物流国际化过程中抱团取暖,由一家一户物流企业单打独斗向跨地区跨行政区划的物流企业联手联合,组团抱团国际化发展的脱胎性运营转变、由小微物流向集群物流品牌升级。
时不我待,提速国际化布局的节奏。
我国实施物流国际化和融合“一带一路”借船发展的举措,物流企业集聚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也得益于我国建设极具特色的物流国际化公共信息平台和非常到位的政府部门服务。但是,从我国物流业现实来看,由于起步晚、发展不均衡,不少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集群的规模不大、发展不足、创新不强、支撑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存在不小差距,制约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要迫切地认识到物流业的现有差距就是未来潜力,迎头赶上。
一要加快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时间表。“
一带一路”沿途的每个物流节点城市,根据当地的外向型经济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完善产业集群推进工作体系,形成发展合力,协调推进集群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发展物流产业集群。
二要加快整合物流业集聚发展的政策、人才、资金。重点支持物流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优先物流产业国际化、“一带一路”的集群改革改制试点。
三要加快优先物流资源供给,优先协调政策资金效率。冲破“囚徒困境”阻力和自我束缚的窠臼,提升物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水平,完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比如,黑龙江省正在加快物流助力一带一路经济的节奏。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结合全省对俄贸易总额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的物流需求,提出了“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推进对俄口岸绥芬河公路、铁路、机场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立体化物流通道。以此为鉴表明,现在亟需举全国之力,快速发展“一带一路”物流经济,才能抢占先机,提升物流联运辐射力。促进国内外发达先进地区物流无缝衔接,连通国际物流高端竞争的立体通道,沿边突破,才能建成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欧盟、北美区域客流货流,进入我国的重点物流节点基地。
(作者单位系黑龙江省国税系统)
本文由《现代物流报》授权第一物流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