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
航运市场在新常态节奏下正常前行,市场涉及的各种要素,如运力、人工、管理、成本等,基本都在正常幅度里变动。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要素发生剧烈变动,价格几近腰斩,这就是在航运企业成本中占相当大比重的燃油成本。
相关资料显示,燃油成本所占比重,因船型而异,集装箱船在20%~30%,干散货船在25%~35%,油轮船则高达40%~50%。尽管比重有高有低,但燃油成本的确是相当大的支出。既然如此,在油价暴跌的市场下,
航运企业成本难道不应该都是大幅下降吗?
中远集团董事长马泽华近日表示,去年中远集团仅燃油一项就节省约4亿美元。但在燃油节省的原因上,马泽华介绍说:“我们以前有10艘船走欧洲航线,航速快,油耗大。我们对标国际先进企业,通过加船减速,可以较大幅度减少油耗量。”言语中并未提及燃油价格的大幅下降,说明价格并非中远集团去年燃油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在经历前几年的惨淡经营后,中远集团近两年已将下属企业的燃油采购权回收,统一在集团层面采购,这样在谈判时拥有更多议价权。中远集团每年年末会根据当前的油价锁定第二年油价,通常是一年期。据知情人士表示:“中远集团的欧线运输通常会在新加坡港或鹿特丹港加油,而美线去年也会在俄罗斯纳霍德卡港加油。平均下来,去年中远集团的燃油价格在570~580美元/吨。也就是说,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油价暴跌,中远集团实际上没有太多受益。当然,此轮油价暴跌有其偶然性,难以判断。”
与中远集团去年并未受益于油价下跌相比,另外一家
航运央企——中海集团的情况略好。相关人士表示:“中海集团在新加坡有一家石油企业作为采购平台,每年年底中海集团会召开燃油采购专项会,基本先锁定次年燃油用量的1/4。去年下半年,中海集团的燃油采购有点随行就市,集团并未对航运企业下指令,因为判断上升空间不大。因此,就燃油暴跌带来的成本下降而言,中海集团去年还是受益匪浅。”
从上述分析基本可以判断,不能简单地认为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燃油暴跌对所有航运企业都带来巨额成本下降。对一些通常提前锁定一年燃油价格的大型航运企业而言,在成本上获益不大;相反,对那些随行就市的
航运企业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燃油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下降。
当然,基于目前较低的燃油价格,显而易见,对大型
航运企业而言,今年的燃油成本将大幅降低。知情人士表示:“中远集团在今年的燃油价格谈判中,还是以一年期为准,因为下半年油价可能会逐渐上升,如果只锁定半年期,到时或许不能保证庞大的用油需求。至于锁定的燃油价格,基于油价会逐渐上升的预期,肯定会略高于当前的市场价格,但毫无疑问将会低于70美元/桶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