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聚焦两会】黄友义:"一带一路"解读可借外国机构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 阅读:219 日期:2015-03-09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接受记者专访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7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引起各国关注,目前已经有50多国家在和中国研究落实探讨,还有的国家专门成立“一带一路”的研究机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第一次提出一个涉及这么多国家、涉及这么多人的设想,在世界上意义很深远,可考虑借助外国智库和研究机构的力量,共同来对战略进行解读和说明。

  黄友义委员表示,这一设想地诞生,首先说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中国国内的内部条件和国际上的外部条件都成熟了,才能有资格、有条件提出这一设想。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上已有50多个国家都表示支持并欢迎这一战略,但也并非没有疑问的声音。黄友义委员表示,自己在平时的调研和履职中发现,国外有声音认为中国是不是要争夺外国的资源,中国是不是要和美国争夺中亚、西亚地区,也有国家担心是不是会受到中国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也对我们的媒体,尤其是从事对外传播的媒体提出了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如何能更快、又更准确地让外国人理解我们的战略意图,较好地解答他们的疑虑,”黄友义委员提出,对外传播工作应该帮助外国受众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

  “一带一路战略”的诠释要“因地制宜”

  黄友义委员表示,作为政协委员在履职中参加活动,去跟这些国家的专家学者座谈,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真切地感到“一带一路”战略让许多国家都产生了“中国信息饥渴症”;另一方面,也深感在与对方国家交流的时候,要更多地站在对方国家的角度上考虑,要首先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我们的想法一定要和对方的想法对接。

  黄友义委员举例说,比如我们的西部邻居吉尔吉斯斯坦,不像其周边的国家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而是一个能源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在和他们国家级智库的负责人一起座谈时,对方谈到,吉尔吉斯斯坦首先面临的是能源安全问题;第二,国家的高速公路、铁路等均不发达;第三,国家的输电网路不发达。因此对方就迫切盼望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有更多中国的公司去那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和阿曼的智库专家交流时发现,他们更希望中国能购买他们国家的产品。由此可见各国的国情不一样,需求也就不一样。“因此‘一带一路’的对外介绍和说明,要更具有针对性”,黄友义委员指出。

  “一带一路战略”的解读可借力外国机构

  如何更好的根据沿线国家的需求,解读好一带一路战略?黄友义委员支招说,沿线涉及国家的国情、文化均不一样,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面临的挑战也不一样。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构想,沿线各国家可以选择对自己国家有用、有利的方面和领域去参加。但这样的解读,仅靠我们中国媒体自己面向数十个国家来完成,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我觉得可以考虑和外国的媒体、外国智库合作来进行。同时,也可以考虑将相关的研讨会办到国外去,请外国人跟我们一起来解说。”黄友义委员表示,比如像中国网从事对外传播的媒体,是最有条件来发挥优势,承担这个任务的。

  国外的智库专家非常渴望接触和了解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因为有这个战略,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就会变得更紧密,他们也更渴望了解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中国的经济构想、了解中国的发展规划和中国文化。比如说阿曼就主动提出,和“一带一路”战略密切联系后,当地对学中文的渴求高涨,能不能帮忙搭桥在对方国家建一所孔子学院。黄友义委员认为,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到“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因地制宜”加上“借助外力”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方式。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