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认真宣贯《航道法》 促进我国航运业发展
来源:第一物流网新闻中心    作者: 阅读:197 日期:2015-01-23
  

图为:交通运输部法制司副司长魏东对《航道法》进行解读

       航道是我国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我国现有内河航道近13万公里,沿海航道8000多公里,作为水路运输的基础,这些航道承载着约占社会货运总量11%和货物周转总量47%的货运量。

  国务院1987年制定施行的《航道管理条例》,对航道的保护和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些规定过于原则、约束力不强,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航道保护和利用的要求。2014年4月2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首次审议了航道法草案。2014年12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航道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并于12月28日顺利通过。

  近日,交通运输部法制司副司长魏东就2015年3月1日起施行《航道法》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制度等进行详细解读。

  《航道法》的公布施行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魏东认为,《航道法》的出台对于促进航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好水资源,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维护社会各界依法使用航道的权益,充分发挥航道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谋划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新棋局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有三点,魏东表示:第一《航道法》的公布施行有利于保护航道资源、促进水路运输业的发展。为加强航道规划、建设和管理,保护好、利用好有限的航道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必将对促进水路运输业发展,进而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第二《航道法》的公布施行有利于推进实施国家战略和深化对外开放。是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沿海航道、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大力发展水路运输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对外开放、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必然要求。

  第三《航道法》的公布施行有利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发挥综合交通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有利于发挥主要港口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作用,有利于构建和完善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经济安全的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航道法》的公布施行主要有哪些主要内容及制度?

  魏东介绍,《航道法》共七章48条,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航道规划、航道建设、航道养护、航道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其中,主要从八个方面,规定了航道规划、建设、保护制度。

  一是规定了航道的含义和范围;

  二是确立了管理体制,赋予各级航道管理机构执法主体资格;

  三是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义务,规定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航道建设和养护资金;四是规定了航道规划制度,明确航道规划的编制主体和具体要求及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五是规范了航道养护义务,强化政府部门的养护保通责任;

  六是确立了航道保护范围划定制度,明确航道保护范围的划定、公布主体和程序;

  七是设立了拦河建筑上建设通航建筑物的五同时、航道影响评价审核、水位衔接保证等航道保护的核心制度;

  八是规定了法律责任,对危害、损害、破坏航道的行为设定了较为严格的处罚及强制措施。

  就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使这部法律能够更好地被贯彻实施,魏东也进行了介绍。

  他表示,《航道法》的贯彻实施,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加强协同配合。需各执法部门严格规范执法。具体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好宣传贯彻。

  一、加大宣传力度。召开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宣传贯彻《航道法》电视电话会议,使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深入理解和掌握《航道法》各项制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展专题访谈和法律解读,进行专题策划等多种方式。

  二、开展相关人员培训。分期分批对省及地市层面交通运输厅局和航道管理机构领导干部及各层面人员开展专门培训,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开展学习活动。

  三、抓紧做好《航道法》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修改、清理工作。目前,航道方面正在施行的主要是《航道管理条例》及其7部配套规章。《航道法》公布实施后,需要根据新的制度设计对配套行政法规及规定的布局进行重新统筹摆布。

  四、严格规范执法,确保《航道法》有效实施。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