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我国航运险须向专业化发展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191 日期:2014-08-08

前不久,中国保监会就支持上海自贸区发展出台三项新举措,其中,在航运保险产品监管方面,首次允许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作为条款报备主体。目前,航运险条款正在积极开发推进,近期有望出炉。未来,我国的航运险发展趋势如何,航运保险协会在行业创新发展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成为近期业界关注的热点和重心。

据了解,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于2013年底正式成立,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专业性的保险协会,其成立的契机源自监管层努力改善国内航运保险业软环境的尝试。协会由上海市金融服务办、上海保监局牵头,得到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保监会批准后,由人保财险航保中心、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等行业主力共同筹建。协会成立后在会员单位、政府和被保险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互相传递“声音”;整合行业资源,提供行业相关数据的分析;集中力量开发、参与、制定一些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的保险条款;并加强行业的人才培养。“航运保险主要分船舶险、货运险和航运责任险,新条款制定时,这三方面都会涉及到。目前条款仍在制定中,与旧版相比,不会做大范围的修改,但随着环境的变化,也会有一些新的情况,这就需要专家学者和业界共同探讨,有了共识后,再由协会整理成文。”沪航运险协会秘书长徐峰介绍道。

就目前来说,我国航运险的发展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徐峰表示,首先,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数量不足。目前,国内保险从业人员的岗位变动较频繁,而国外则恰恰相反。在伦敦、香港、新加坡,与水险相关的理算人、检验人大多一辈子都在从事这个职业,沉浸几十年,他们对行业的变化、趋势、市场都是掌握的非常清楚的。其次,国外航运保险条款更为严密,法律体现也更完善。比如,英国是判例法,相关条款背后都有大量的案例支撑,而国内较少通过诉讼去解决纠纷。再如,油污的问题,现在中国已经加入国际燃油公约,按规定1000总吨以上船舶必须购买船舶燃油污染责任险,但是这个险种是按照船舶的总吨来计算,怎么算?目前,国内各个地方海事局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就让保险公司在定价时很难操作。第三,国外航运保险实务操作更倾向于高免赔,而国内不仅是低免赔,而且是低费率承保。

此次保监会在自贸区内创新监管政策,尤其是将产品的报备事宜委托给航保协会,更多的是希望、鼓励会员单位创新,开发出更加“接地气”的产品,尽可能缩短产品报备的周期,满足市场需求。徐峰指出,协会是“一手牵两家”,站在中间起到推动作用,通过收集市场客户信息,让两者做对接,引导保险公司。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