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十三五”:一中心·三基地·五集聚
“十三五”期间,北外滩将重点承担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现阶段相对薄弱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一中心、三基地、五集聚”的蓝图,也在渐趋明确。
“一中心”: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服务中心;
“三基地”: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服务企业总部基地、船员服务基地和航运创新产业发展;
“五集聚”:集聚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集聚航运信息资源、集聚三游产业要素,集聚航运金融功能要素,集聚航运文化资源。
“十三五”末期,北外滩将基本形成要素完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行全球航运资源配置的核心区域之一。
2014年上半年,在国际航运市场雾里看花走势不明的大环境中,北外滩航运服务业脱颖而出,通过务实求新重转型,已然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大品牌。
2014年,距2009年国务院出台上海建设“两个中心”意见已满5年,“十二五”也进入尾声。展望“十三五”,全球航运业有望逐步回暖,上海自由贸易区溢出效应也更为明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离2020年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也愈发紧迫。北外滩航运服务业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时间和任务都极为紧迫。
航运服务总部基地:实力再提升
总部不断集聚,支柱产业定位进一步巩固
据统计,今年1-6月,虹口区航运企业达到3741户,今年新引进航运企业115户,航运服务业占全区区级税收比重达到28.5%,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作为交通部认可的全国唯一的“航运服务总部基地”,除了中海集团、中远集运、上海港务集团总部外,北外滩也聚集了地中海航运、太平船务、赫伯罗特、吉与宝、优特埃、罗宾逊、皇家加勒比游轮等著名外资航运类企业的中国区总部。民生轮船、华泰海运等知名航运企业也将陆续加盟北外滩。
全球最大的件杂货会展公司BREAKBULK上海公司已正式落户,为北外滩拓展件杂货运输领域展商提供了良好平台。去年新引进的中海油轮运输有限公司、上海港引航站、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中远集装箱船务代理有限公司、业务发展迅猛。
特色日趋形成,做好“人”、“水”两篇文章
一是做好船员文章
围绕上海船员评估示范中心建设,虹口区正在积极打造船员服务产业链,致力于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船员服务高地。作为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上海船员评估示范中心是唯一的国家级船员评估权威机构,目前项目建设资金已落实,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报告已获批,设计方案即将优化完成,已着手启动建设招投标工作,计划于今年年前启动土建。
二是做好“三游”产业文章
近日市交通委明确宣布,今年将在北外滩率先开展邮轮无目的地航线试点,北外滩再次成为国内邮轮界的先锋。试点无目的地航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充分发挥国客中心码头资源,更多的将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上海的旅游、休闲、商业发展,切实实现水陆经济联动,有效发挥邮轮经济效应。目前,北外滩滨江商业设施逐步完善,“一滴水”尚九餐厅下个月即将投入试运营,区里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北外滩地区现代商贸业发展规划》。
同时,近年来北外滩的岸线资源得到了多元化的开发,游艇经济初显端倪。4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游艇港池正式启用,2014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水上展区也在此开幕,目前北外滩已建成近70个豪华游艇泊位。浦江游艇开放日等相关活动也相继在北外滩举办。游艇制造商、游艇俱乐部等纷纷造访北外滩,希望能参与到北外滩打造游艇“一会三中心”的蓝图建设中,目前“上海游艇交易中心”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
功能不断拓展,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
目前北外滩已集聚了25家航运功能性机构,是全国航运功能要素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6月26日,新华社与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共同研发的新华-波罗的海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在北外滩首次发布,在国际航运界反响强烈。今后,该指数将定期在北外滩发布,不仅对于上海建设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升北外滩在业界的话语权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已有“2014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水上展”、“首届中国合伙购艇分时度假推广会”、“2014年国际航运发展形势分析会”、“亚洲航运财富论坛2014”、“中国海员发展与保障座谈会”等一系列航运会议和活动在北外滩举办。
今年北外滩又将重点打造“上海北外滩航运中心”,集聚航运功能要素,打造信息交流平台。该中心将由霍山路150号(原霍山路小学)改造而成,目标是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标志、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形象,汇集航运信息与人流,届时北外滩的能级和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攻坚“十三五”
跨入十三五,北外滩将重点承担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现阶段相对薄弱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
以优化航运产业结构为目标,推进本地航运产业继续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以推动航运与金融、保险、旅游等产业的联动融合为抓手,重点实现航运金融、航运保险、三游业务等特色产业的突破发展;
以探索新领域开放为突破口,延伸、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条;
以配套商务环境优化、产业政策扶持为手段,优化招商环境,加大国际功能性组织机构和总部型企业的设立与吸引;
以对内扶持对外吸引为路径,加速产业发展和规模壮大……
“十三五”期间,北外滩航运蓝图可凝练为“一中心、三基地、五集聚”。“一中心”即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服务中心;“三基地”是指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服务企业总部基地、船员服务基地和航运创新产业发展基地;同时,集聚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集聚航运信息资源、集聚三游产业要素,集聚航运金融功能要素,集聚航运文化资源。到“十三五”末期,北外滩将基本形成要素完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行全球航运资源配置的核心区域之一。
航运服务总部基地规模扩大
进一步扩大“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基地”规模,引进国内外各类航运服务企业总部型机构,航运物流新兴产业集聚,巩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础实力。
航运功能要素进一步集聚
积极推进“上海北外滩航运中心”发展,充分发挥其集聚航运功能要素、打造信息交流平台的功能。积极培育本土航运功能性组织机构,同时引入2-3家在国际航运服务领域具有一定地位和话语权的国际性航运功能性机构。
产业链逐步向高端延伸
紧紧抓住上海自由贸易区复制推广机遇,通过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政策开放推进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交易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北外滩作为上海两个中心双重承载区的优势,从重点项目突破入手,逐步在北外滩形成航运上游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产业氛围,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资本、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配置权。
船员服务高地崭露头角
围绕上海船员评估示范中心建设,虹口区将在评估中心周边集聚船员的权益保障、行业协会、考试培训、劳务派遣、职业介绍等功能,形成一站式服务功能;吸引船舶管理公司、船员培训机构、劳务派遣公司、境内外船东企业等入驻,完善船员服务产业链条,形成船员服务产业集聚氛围。
“三游”产业特色发展
充分发挥北外滩岸线资源优势,在北外滩进一步推进精品邮轮母港建设和无目的地航线发展,大幅提高邮轮乘客接待规模,促进周边地区的商业、旅游发展,并进一步吸引邮轮总部企业入驻;在北外滩打造亚洲游艇展示与交易中心,基本实现游艇俱乐部总会、游艇研发和设计中心、游艇商贸中心、教育和培训中心的“一会三中心”发展目标;吸引游船公司入驻集聚,积极发展成为长三角长江下游豪华游船服务中心,实现特色长江游船航线常态运营。
航运文化深入人心
“上海北外滩航运中心”展示功能对外开放;加快中远小红楼、海员医院等具有浓厚航运色彩的项目改造,凸显航运文化特色;结合下海庙人气,发挥霍山路-舟山路街区特色,举办航运文化庆典活动;举办水上帆艇赛事等活动,普及水上休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