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江汉运河”兴物流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192 日期:2015-01-13
  

图为:“江汉运河”兴物流

       如果说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人的历史创举,那么“江汉大运河”则是现代人的杰作。江汉大运河工程是南水北调“引江济汉”中线工程建设重大项目,也是国家规划20条水运主通道之一,它连起长江沿线钢铁石化工业走廊与汉江沿线汽车工业走廊,是长江中游复地的物流大通道。

  近年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港航管理局借力长江黄金水道机遇和国家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践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主干、自下而上、齐头并进、同步建成”的总体思路,完成航道建设投资30余亿元,新增千吨级航道614.4公里,千吨级航道里程达到1738公里,形成了以长江、汉江、江汉运河为主干的长江中游“水上高速公路网”,不仅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夯实了基础,而且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图为:江海直达”班轮作业图

       港口航运夯基础

  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运量大,运距远的优势,是人们首选的物流方式,但普遍存在港航设施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问题。

  据了解,湖北港航人为了抢抓长江黄金水道机遇期,于2010年启动《湖北省内河航运规划》修编工作,提出以长江、汉江、江汉运河三条国家高等级航道为主干,打造“水上高速公路骨架网”;以清江、江汉平原骨干航道网、三峡库区支流航道和鄂东支流航道为补充,构筑“一主三江一网两支”的长江中游航道体系。采取突出重点、兼顾需求、分布实施的原则,重点建设汉江、江汉运河两条国家高等级航道及香溪河、童庄河、黄柏河、陆河等区域重点航道。

  为了长江黄金水道的干支直达,以自下而上的建设顺序,相继建设了汉江蔡甸至汉川段42公里、汉川至兴隆段190公里;结合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为减低工程造价,建设了丹江口至白河段209公里航道,使汉江866.8公里航道483.4公里已达到千吨级航道标准,达标率55.8%。2014年已开工汉江兴隆至碾盘山110公里航道整治工程,预计2015年底建成,届时汉江千吨级航道达标率68.5%。

  特别是在发挥水上高速效益上,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历时4年建设,成为建国后的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江汉运河建成通航,新增千吨级航道66.7公里;同时汉江兴隆以下航道整治工程同步建成,新增千吨级航道265公里,与长江形成一条环绕江汉平原、内连武汉城市圈的810公里千吨级黄金航道圈。

  引江济汉为民生,港航发展效率升。湖北港航人践行现代港航发展的举措,既夯实了港航基础,又提升了效率,还为物流发展创造了条件。

  

图为: 汉江兴隆至汉川段航道整治工程沉D型排施工现场

       江汉运河活荆楚

  经过两个月试运行,2014年11月26日,新中国第一条运河--湖北江汉运河正式通航,形成了一条新黄金水道物流圈。

  据悉,江汉大运河通航,变大、升级的不仅仅只有货船,一批新的港口在汉江沿线呼之欲出,汉江航运资源开发的序幕正在重启。如汉江新集、雅口、碾盘山3个梯级枢纽能按规划建设,由丹江口到兴隆一带,2020年有望实现1000吨级航道标准。

  目前,襄阳已完成新港、唐白河港等港口建设的规划;钟祥石牌港升级改造已开始招标;潜江泽口港今年开建;沙洋港年设计吞吐量将增至490万吨;天门正积极重建岳口港、新建仙北工业园港区……

  湖北省港航部门介绍,汉江航道是《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水运主通道之一,也是全国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的一线。“加上‘长江-江汉运河-汉江’81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将大大完善武汉城市圈综合运输体系,提供高效、经济、便捷的水运通道,串起长江、汉江沿线城市。沿线的江汉平原腹地,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契合了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需要。“十三五”期,湖北还将继续推进以主干高等级航道为重点的航道建设,加快推进长江武汉至安庆6米和宜昌至武汉4.5米深水航道建设,畅通长江中游腹地,建成汉江千吨级航道,全面打造水上高速公路网,对于形成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带、“加厚”长江经济支撑带、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战略意义。

  江汉运河2014年9月通水通航,卓尔控股率先布局选址长江与汉江运河源头的黄金夹角地带,投资120亿元,建设面积360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人的运河源头一座活力新城,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带被写入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已成为省级发展战略。

  汉江运河兴港航,活力新城依两江。港航畅通,通江达海,物畅其流为荆楚大地带来了发展生机,也是湖北港航人心愿。

  

图为: 2014年10月16日,江汉运河首艘满载千吨级货船顺利过闸

       水上髙速助物流

  首次通行江汉运河的湖北钟祥市阳光船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明说,“从钟祥运输非金属矿到湖南岳阳,不仅缩短运距170公里,还节约7000元的油费和两天时间。”

  近日,编号为“天门拖259”货船抵达天门港岳口港区,船主张彦斌是十堰人,在汉江上来来回回跑船30多年。他回忆,“以前一条船最多装个五六百吨货。碰上水少,一趟下来搁浅近十次。要想开动有时需等一两天,每天就得多花近4000元。”他得意地笑道,“现在好啦!汉江晚上也可以跑船了,货能装个上千吨。这次我从嘉鱼运来了上千吨黄沙,2天2夜就到了,比以前至少少花1天时间。”

  来自天门市岳口镇的船主刘建新,与张彦斌有同样的感触。他在汉江上也跑船10多年,从岳口到过南昌、襄阳、岳阳等地方。在他的记忆里,以前汉江主要是些载重量四五百吨的小船。“汉江上滩多、水少,船很容易搁浅。航道也是老变来变去,航标不定,晚上也不会开船。”他说,有次从岳口到南昌,竟然花了快2个月。“晚上不能走,船又搁浅了好几次,而航行过程中所有的成本都要自己负担。那趟航次,仅员工工资等成本,我就多花了四五万元,还不算货主扣掉的运费等。货主还会不停地催货、找麻烦。”

  这次,刘建新要把600多吨的玻璃从岳口运到南昌,预计四到五天抵达。“现在1000吨的船在汉江上跑,没问题了。大家的船也越变越大,我也正准备换一艘载重量更大的船了。”

  引水兴航多创新,物流提速为苍生。湖北港航人借力“引江济汉”工程同歩建成“江汉运河”航运通航,为物流发展提高了效率,颇得各级领导肯定和称赞。在新形势下,他们决心以现代港航发展为己任,大力提升港航物流功能,为船主提供便捷服务,为实现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默默奉献力量。

图为: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干渠效果图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