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衡水海关开关新闻发布会在河北省衡水市举办,石家庄海关关长连文生、衡水市政府副市长马福华共同为衡水海关揭牌。同日,衡水内陆港也正式开港,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发展所需 意义重大
衡水内陆港,位于衡水市开发区,由衡水内陆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海关总署批准在河北衡水设立的第一个内陆无水港。
为什么要在衡水设立内陆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源于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大力推动内陆港建设意义重大。所谓内陆港,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报关报检订舱运输等功能的服务中心,设立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及监管机构,聚集船代货代银行保险等要素,通过铁路公路与海港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与沿海港口“口岸直通”、“区域通关”的模式覆盖。中国内陆港的建设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进行的,符合全球产业战略转移的发展方向,为内陆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出海口。
更重要的是,内陆港作为我国广大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内陆地区开发和开放的重要模式、载体和推手,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也是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机遇。
另一方面,则在于衡水具备发展内陆港的明显区位和交通优势。
衡水是华北物流商流的重要枢纽和中转站,也是“环京津”和“环渤海”经济圈现代物流业的重要节点,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由此可见在衡水建设内陆港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有四条铁路(京九铁路、石德铁路、京沪铁路,京广铁路)、四条高速公路(石德高速、大广高速、衡德高速、京沪高速)穿越衡水而过,使得衡水真正进入了京津两小时经济圈。
据介绍,传统的海路到欧洲运输时间是45天,而通过内陆铁路运输从衡水经阿里木图出关到荷兰鹿特丹仅需15天,比走海运时间减少近30天,节约了30%的物流成本。衡水内陆港将依托亚欧大陆桥新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陆港联运,将衡水打造成华北物流集散中心,以衡水为支点,将货物运至欧洲各国。
衡水市政府副市长马福华表示:“衡水内陆港项目的开港,标志着衡水全力贯彻落实中央、河北省大力发展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融合的政策。启动内陆港项目,立足衡水,打造华北新的经济辐射点,在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衡水内陆港的建立,将打通丝绸之路和欧亚大陆桥,进一步将衡水推向世界,预示着衡水外贸经济揭开了新篇章。”
功能多样 助推发展
作为衡水海关的配套项目,衡水内陆港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总投资6.6亿元。它集通关、航运、物流集散、跨境电子商务功能于一体,使沿海港口和边境口岸功能向内陆地区延伸,可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进而使衡水成为一个“无海有港”的内陆口岸城市。
而据衡水海关关长温永茂介绍,未来衡水内陆港的二期功能区定位主要是“五区两园一平台”,功能将更加多样化,加快衡水内陆港的建设步伐,推动衡水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所谓“五区”,指“综合保税区”,实行“境内关外”的政策,在区内享受相对宽松的保税政策;“物流增值服务区”,提供拆包、贴标、拣货等个性化服务,满足广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物流贸易集散区”,整合全国各线路运输资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方案和服务;“生鲜冷链区”,这里配有设备最新的冷库和精准的多温度控制系统,能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生活区”,在物流园区里打造一个低碳生态社区,满足园区企业职工的居住、生活、消费和休闲需求。“两园”指“中小产业园”,依托衡水内陆港和衡水外贸服务平台,筹建外贸产业园,整个园区按照“功能分区,设施配套,特色鲜明,产业集群”的目标来建设;“商业园”,主要满足入驻企业和职工的生活工作需求。集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功能。
“一平台”指“道捷电子商务平台”。据了解,这一服务平台整合了海关、银行、保险和税务等资源,为企业出口提供通关、融资、保险和退税等外贸环节的全程服务,业务范围从前期的采购融资一直到最后的退税融资,为出口型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对于衡水市内陆港的设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蒋建表示,衡水内陆港的成立,不仅意味着使衡水成为具有口岸功能的港城,依托衡水独有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将衡水打造成为华北的“新加坡”,成为华北的中转口岸;衡水内陆港还将依托衡水支柱产业优势,整合支柱产业集群,使衡水产业组团抱团走出去,不断提升功能和辐射深度,进而把衡水内陆港建成华北走向大海、走向世界的引擎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