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孙光圻:超大型船舶对中国临港经济结构的影响
目前,超大型的船舶在全球运行,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而临港经济,是以港口和港口城市为核心的产业集中的布局。因此,临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港口,港口离不开船舶,因此超大型的船舶对于临港经济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超大型船舶问世与运营趋势加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全球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整个商品经济全球连成一体,就会牵扯到物资和原材料,以及零部件整体商品的运输和配置。
第二,航运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金融危机以后,
航运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各航运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希望在市场上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一个有效的举措就是规模运输。
第三,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产物。国际海事组织从2013年开始执行节能减排的基线要求,欧盟也推进了航海碳排征税。这是一个必然趋势,超大型的船舶可以有效降低碳的排放,这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考量,而且也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必须。
第四,港航结构调整的产物。在激烈的竞争情况下,出现了港口主干化、码头专业化、错位超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从
航运结构来看,通过兼并、联营,能够使超大型船舶的运行得到相对可靠的保障。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们国家的港口航运方面在中国运输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超大型船舶一旦问世,首先瞄准目标就是中国,虽然政府禁止靠泊,但实际上,在相关港口这样的案例仍然不少。在集装箱方面,超大型船舶也已经瞄准中国港口,作为它重要的营运方向。
对于临港经济,它的结构必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适应而不是排斥,要成为一个航运大国,成为港口大国、强国,必须要主动的应对。
因此,我觉得有几个方面需要尽快调整:
第一,要求有更高等级的泊位。大型的船舶长度、宽度,吃水深度都超出一般传统大船,需要有更大的泊位更深的航道以供靠泊。第二,要有更捷便的通道,超大型的船舶把货运来后,从仓储到配送、分拨,都应该非常畅通,公路转运也好,铁路转运也好,根据不同的货种应该有不同的布局。第三,应该具备更加广泛的储存空间。第四,要有更加集中的物流配送。第五个,除货代、仓储、物流等方面外,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多功能的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