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充分发挥重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建议》,希望将重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枢纽。通过两条通道,重庆“左右开弓”,推动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战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实施向东开放战略,依托渝新欧铁路实施向西开放战略。重庆境内的长江航道有679公里,占长江航道总里程的1/4。在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重庆被规划为长江经济带上的三大航运中心之一。
在内陆地区、长江上游,能称为口岸的只有重庆。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武汉时提出打造全流域的黄金水道,那么长江上游至关重要。日前,重庆也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近年来,重庆抓住三峡成库的机遇,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交委的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重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保持在30亿元左右,累计完成投资245亿元。
正值国家相关部委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之际,重庆结合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已提早谋划依托黄金水道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水运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全市679公里,占长江航道总里程的1/4,还有嘉陵江和乌江两条主要支流航道,是国家确定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按照李克强总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思路和市委书记孙政才“紧扣国家对外开放、区域发展战略和中央对重庆一系列战略定位,顺势而为,及早谋划,深度融入,积极作为,加快发展”的要求,重庆正在提早谋划,力求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重庆首先选择以水运口岸建设为突破口。据重庆市政府口岸办副主任王济光介绍,重庆寸滩港是国家一类水运口岸、长江上游最大的国际集装箱主枢纽港,是沿长江经济带实施重庆东向开放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和起点。寸滩港区是全国内河第一座高水位落差、高桩直立式港口,总占地面积1675亩,岸线总长1316米,共有9个集装箱泊位(含2个商品车专用泊位),设计集装箱年通过能力126万标箱,实际年吞吐能力可达200万标箱。港区水域条件优越,陆域开阔,交通便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集疏运条件,辐射四川、贵州、陕西等省。此外,重庆主城沿长江一线还有果园港、东港、黄磏港等大型集装箱港口。目前,重庆水运口岸已形成300万集装箱的吞吐能力,其中一半的货运量吸纳来自周边的四川、贵州等省份。
王济光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积极推进寸滩水运口岸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监管查验场所;二是强化区域通关协作,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全力构建和打造政策最优、功能最全、优势明显的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一流的内陆水运通关口岸;三是全面加强与上海港等长江各水港口岸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吸纳、辐射能力;四是积极推进万州、涪陵等二类水运口岸和江津珞璜港等多个口岸后续监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港区规模,完善口岸设施,增强口岸功能。
另一方面,重庆正着力推进船型标准化,缓解三峡过闸制约。目前国家尚未启动第二船闸建设。据重庆市交委副主任梁雄耀披露,重庆还有30%多的船舶运力没有实现标准化。他表示,重庆将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办法,加快船型标准化进程,加快淘汰落后老旧船舶。
梁雄耀说,重庆正着手大力完善航运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航运综合服务能力,以两路寸滩保税区和重庆航交所为依托,用活用好增值税补助、集装箱补贴等政策,发挥好航运交易、金融服务、市场引导等作用,切实提高航运辐射力,力争到2020年周边地区货物中转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