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门开展水运建设检查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出关于开展2014年水运建设市场检查工作的通知,将按部级抽查、省级检查和部属单位检查的方式,检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部属单位水运基建管理职能履行情况、项目参建单位依法建设和履约情况。
此次主要检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港口码头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等行为;水运建设市场监管情况;建设项目进场交易情况;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等。检查建设单位建设管理、合同履行、廉政建设及信用信息填报等情况,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履约情况,招投标工作开展情况等。
交通运输部要求,检查工作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问题不查清楚不放过,对发现问题处理不到位不放过,对发现问题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并建立重大问题检查回访制度。
4月份航运市场依然低迷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扬日前表示,4月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9.5亿吨,同比增长5.0%,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海运方面,海运价格指数持续走低,航运市场依然低迷。
李扬称,4月份,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外贸吞吐量增速波动明显。外贸吞吐量增长9.2%,呈现1至2月高、3月低、4月回升的波动走势。今年前4个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5.5%,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8.6%。
海运方面的情况,李扬表示,海运价格指数持续走低,航运市场依然低迷。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4月份均值较3月下跌了29.4%;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较3月下跌了6.3%;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较3月下跌了0.1%。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港口的发展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期,而进入了平稳增长期。而航运业方面,当前运力过剩依然较为严重,不少抄底造船的行为有可能进一步延缓航运业的复苏。
上海开拓内河水运模式显成效
上海积极创新内河水运运作模式,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上海一直把长江水运发展作为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着力“编织”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不断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推进7条高等级内河航道、2个内河集装箱港区等重点建设任务。
上海积极探索“定装卸港口、定运输线路、定班轮船期、定运输时间、定全程运价”的“五定”业务模式,促进了沿江物流周转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上海还不断探索干线集装箱船舶“两船套泊”新办法和洋山主航道双向通航水上监管服务新模式,加强了深水航道13.5米深吃水船舶航行和85米船舶交汇宽度常态化研究,成功完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超宽船舶交会试验。上海成立全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会员单位涵盖长江沿线10余家交易机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航运服务辐射范围由长江流域向全国延伸。
上海积极加强与沿江兄弟省市的航运合作,推动港口企业大力实施“长江战略”,与沿江多个港口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港口、航运及物流三大合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