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航海保障服务北极“破冰”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 阅读:171 日期:2014-05-21

跨越北冰洋,开辟北极航道,缩短东西方距离,是无数航海家的梦想。

5月20日,全球首部中文版《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通过海事、海洋等多方专家评审。该《指南》是由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联合多家学研机构编撰而成,预计今年六月下旬正式对外出版发行。

“中文版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指南能为计划航行北极东北航线的中国籍船舶提供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等全方位航海保障信息服务。”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测绘专家王良玉如是说。

连接亚欧的“黄金水道”

北极航道,是指穿越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分为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其中,东北航道是北欧、东欧及西港地区连接东亚的最短航线,比传统的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要缩短三分之一的航程,被航海界称为连接亚欧的“黄金水道”。

以中国上海到德国汉堡的船舶为例,航程缩短三分之一意味着船舶可以少走3000海里。对于国内从事国际贸易、船舶货运的企业来说,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无疑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经常在网上“海淘”或者从事进出口的人们是其中的受益者代表。此前,从欧洲国家订购的货物商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需要50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现在,同样从欧洲订购的商品,只要30几天就能到达国内。

去年8月27日至9月5日,中远集团的商船“永盛”轮顺利通过北极东北航道到达鹿特丹港,成为首艘征服北极东北航道的中国商船。2013年,全球共有46艘商船通过北极东北航道。

“目前,海运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北极航道’一旦完全开通,将直接改变世界海运格局,同时对国际贸易、世界经济、资本流动以及能源开发将产生深远影响。”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王鹤荀告诉记者。

详尽的航行北极“攻略”

虽然北极航道东北航线在时间概念上拉近了东亚和欧洲的距离,这条航道却绝非从此天堑变通途。

由于沿岸地区港口、码头等基础保障设施相对滞后,加上北冰洋浮冰、冰山等特殊的海况以及缺乏准确可靠的航行资料,让航行在北极航线上的船舶仍面临巨大风险,北极航道仍被视为畏途。

对国内的许多国际航运企业,特别是计划取道北极航行的船舶来说,他们亟需一份准确全面、权威且实用的航行“攻略”。

为此,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受中国海事局委托,从需求入手,联合集美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学研机构,组织多方专家,广泛收集多国各个时期的航行资料,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编撰了全球首部中文版《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指南》。

该《指南》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全面、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北极东北航道的海图、航线、海冰、气象、航行方法、引航破冰服务、应急、沿岸国法律法规等内容,能满足国际航运船舶的航行需要。

“简单来理解,就是一份航行‘说明书’,能够告诉计划取道北极航线的船舶哪个季节最适宜航行、哪条航线最安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碰到问题怎么办等参考信息,确保船舶安全、顺利、快速通过该航线。”王良玉介绍说。

如影随形的贴心服务

从IMO极地航行公约及规则,到极地航区水文气象概况;从北极东北航道习惯航线通航环境,到该区域习惯航线及航行方法;从冰区船舶操纵,到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可以预见的是,该《指南》出版后,将为更多取道东北航线的国内船舶提供准确、权威的航行服务。

“有海洋的地方就有航船,有航船的地方就离不开航海保障服务。航海保障之于航行在七大洋上的船舶,就好比是人与空气,给予如影随形的贴心服务。”王鹤荀向记者介绍。

除承担全国民用海图、航行指南等编绘、出版、发行工作外,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还担负着南黄海、东海海区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水上安全通信等职、全国沿海港口航道图编绘出版等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工作。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事航海保障也正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王良玉还透露,“未来我们将根据计划,陆续编辑出版南极海域、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等航行海域的中文版航行指南,为我国外贸主要海运航线和极地科考船舶提供更为全面、专业、权威的航海保障服务。”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