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液化天然气(LNG)水上应用推广宣贯会在扬州顺利召开,这是江苏海事局加快江苏绿色水运建设步伐的又一有力举措。会议期间,代表们就水上LNG的应用进行了热议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虑,国家出台了那些政策法规和优惠政策?使用是否安全?是否经济环保?现有的一个水上LNG加注站能否满足需求?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政策给力 资金支持
近两年来,针对水上LNG的应用推广,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分别给予了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
去年1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内河运输船舶能耗中LNG的比例达到2%以上,到2020年达到10%以上。
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推进新增船舶燃料消耗准入制度,推动LNG燃料动力内河船舶区域性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开展港口能效管理试点示范工作。
4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印发《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出台了关于新建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示范船的补贴标准。
“发展LNG燃料动力船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改善环境,减轻水体污染,提高船舶运输安全性,促进LNG产业升级。”江苏海企港华总工程师刘志仁说。
安全可靠 经济环保
LNG燃料动力船是否安全?中海油发布的“LNG安全性试验成果展示”解答了这一疑问。
试验显示,只有在炮弹击穿罐体并现场点火的情况下,才会使泄露的天然气产生燃烧。
此外,LNG储罐的密封和安全性能极好。为了安全起见,LNG储罐一般安装在船尾的甲板通风处,船舱内安装了了相应的检测、报警装置和通风设备。一旦发生泄漏,就会自动通风排气,确保万无一失。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帐,使用1000kw的纯柴油发动机,每小时耗油205kg,按目前柴油价格8.45元/kg计算,每小时油耗约1732元。相同功率的燃气发动机每小时用气280Nm3/kw·h,按目前天然气价格3.4元/Nm3,每小时气耗约952元。相比之下,燃烧纯天燃气每小时节省780元,按每年工作200天算,可节省燃料费用374万元。
安徽中油嘉润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笑波向记者介绍了“红日166”LNG燃料动力船改造试点情况:油改气后,经过2011年4月至年底共7个航次近14000公里试验,动力性能与原机基本一致,柴油的平均替代率为60%~70%,燃料成本下降20%~30%,综合污染物减排80%以上,噪声也有所降低。
多方合力 形成多赢局面
江苏海事局副局长王士明告诉记者,LNG使用安全、无污染,在长江内河运用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航运公司或船东实施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时,银行、柴油机厂、燃气供应商提供一定的优惠举措,国家给予补贴,可以大大降低改造的前期投入成本。船舶改造成功,反过来又促进其他各方的经营运作,形成一个多赢局面。
王士明表示,接下来该局将统筹加注站点布局规划与建设,在现有1个水上LNG加注站的基础上,推广到辖区内20多个服务区都建有相应的加注站,此举将形成长江江苏段流域的全面覆盖,极大方便LNG动力船舶的燃料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