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开航线”,是渤海新区推动港口与腹地联动的重要战略,也是其积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落实国家政策的具体举措。
“三级跳”拓展海上航线
在“海上开航线”问题上,渤海新区的整体发展思路是集装箱航线“三级跳”:跳出天津港,走向渤海湾港,开辟黄骅港-大连港航线;跳出渤海湾,走向南方沿海,开辟黄骅港-广东南沙港内贸干线;跳出国内沿海,走向东南亚,开辟黄骅港-韩国釜山港外贸干线。
目前,黄骅港综合港区已开通航线9条,实现国内沿海港口全覆盖:2条内贸干线 (黄骅港-青岛港黄岛港区、黄骅港-广州南沙港);6条内贸支线,可中转至国内所有港口 (中海经营,在天津港中转;中谷新良经营,在天津港中转;中远经营,在天津港中转;上海合德经营,在京唐港中转;泉州安通经营,在天津港中转;泉州安通经营,在京唐港中转);1条外贸内支线 (黄骅港-大连港)。
意义重大实现共赢发展
渤海新区海上开拓航线的举措,无论是对于渤海新区自身,还是对于服务的腹地区域,都是有力的举措,可以借此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一方面,对于提升黄骅港竞争力、吸引腹地货源、促进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黄骅港全年共完成吞吐量1.7亿吨,同比增长35%,增速居全国主要港口首位;集装箱完成23万标箱,同比增长126%,创造了成倍增长、一年翻番的骄人业绩。
另一方面,集装箱航线的拓展,对于促进腹地企业的经贸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以黄骅港开通首条集装箱外贸内支线——黄骅港至大连港航线为例。以前,黄骅港综合港区的集装箱运输尚未涉及外贸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腹地企业外贸箱源的流失。如今,黄骅港开通了至大连港的外贸内支线,将为腹地外向型企业的适箱货物提供一个最便捷的出海口,也就是说,外贸集装箱今后可通过最短的陆路运输,从黄骅港下海,到大连港集结,然后直达国外。
据悉,2014年,在航线开辟上,渤海新区将继续提高现有9条航线的班期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开通到青岛港及上海港外贸内支线,并探讨研究大连客货内贸航线及韩国釜山外贸航线。腹地货源、航线稳定性、港口功能与效率三位一体,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