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长航局:源头"护驾" 守卫长江危化品运输安全
来源:长江航务管理局    作者: 阅读:190 日期:2014-03-11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长江中上游地区借助沿海地区经济转型之机迈向重化工时代,步伐快捷,却并不稳定,从水上穿梭而过的危险品运输船只在为长江沿线地区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在今年两会上呼吁,长江危化品生产和运输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难度大,希望各部委形成合力,科学研究,共同加强长江危化品生产和运输安全管理,从源头上保障长江生态环境和居民饮用水安全。

工业走廊迅速崛起 “流动的炸弹”引担忧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流域内近1.4亿人口的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来源,且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而行驶在水面上的危化品运输船,就像一颗颗流动的炸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直接威胁到流域居民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起危化品运输船潜在的事故隐忧,唐冠军一脸焦虑。

近年来,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长江沿线化工企业、化工码头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沿江城市,而长江沿线危化品运输也日益繁荣。各类危化品码头和化工产业园区在沿江沿线规划建设起来,宜昌、长寿、万州、涪陵等化工园区相继建成,加之长江中下游南京、仪征、安庆、九江、武汉、岳阳等地是我国传统石化产业聚集区,长江沿线已逐步形成了覆盖上中下游的石化工业走廊。

据统计,长江干线货物年通过量已达19.2亿吨,其中,长江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长江干线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已达1.7亿吨,年均增长率达9.4 %,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超过250种。目前长江沿线共布局化工园区62个,生产企业约2100家,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多达250余种,主要包括丙烷、丁二烯等易燃气体类,原油、汽油、甲苯等易燃液体类,苯胺、苯酚、四氯乙烯等毒性物质类,硫酸、液碱、甲醛等腐蚀类。

“这些危化品如果在长江流域发生重大泄漏事故,势必会给长江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唐冠军一针见血的指出。

他向记者列举了数年前发生的几起典型长江流域危化品泄漏事故:1997年10月8日,“赣抚州油0005”轮在云阳水域发生触礁,导致149.3吨纯苯落入江中。2000年6月18日,“衡山机0018”在岳阳水域发生碰撞事故,导致49.1吨瓶装甲胺磷剧毒农药落入江中。

“这些事故虽处置及时得当,未导致长江干线水域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威胁长江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命安全。”唐冠军表示,危化品运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安全管理各自为战 应急处置能力受限

“长江危化品安全管理涵盖生产、存储、使用、经营、运输等诸多环节,虽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分别就企业、地方政府和各监管部门职责作了规定,但在实际中各部门“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和衔接配合,难以形成覆盖全过程的监管链条。”对于目前长江危化品的安全管理现状,唐冠军这样告诉记者。

他认为,由于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危化品所有人在危化品存储、经营、运输环节管理环节中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导致危化品所有人为降低运输成本,将危化品运输交由运价低廉、技术状况相对较差的船舶承运,这类船舶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较大。

记者了解到,经多年建设,长江干线基本具备了200吨油类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处置能力,部分地区具备了500吨的处置能力,但对非油类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严重缺乏,基本上是空白,主要表现在没有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缺乏专业化应急监测和处置队伍。

“危化品污染事故处理难度大、周期长,一旦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难以及时提供应急处置的巨额资金,这些势必都给运输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唐冠军说。

谁有谁负责 谁运谁承担

如此看来,长江危化品生产和运输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难度大,发生事故后,对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特别是重大环境污染呈现出不可逆转性,因此,如何进行一套有效规范的管理是摆在长江航运人面前的突出难题。

“我认为,首先是要强化危化品所有人的安全管理责任,谁拥有危化品就应该对其安全负责,危化品所有人除承担危化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主体责任外,还应承担危化品在物流过程中相应的安全责任。”唐冠军表示。

针对如何从源头上进一步防治危化品事故风险,唐冠军认为还要研究提高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淘汰不符合新标准的企业,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中小型危化品生产、运输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此外,唐冠军还建议加强对非油类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应急技术研究,建立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并设立长江危化品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制定《长江危化品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救治人员、清除污染和赔偿损失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要加快构建长江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实施危化品“电子标签”管理,实时跟踪、掌握和共享危化品属性、产地、流向以及事故处置方法等信息,加强监管衔接,实现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环节全过程动态监控。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