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航运“薄弱”复苏 央企扭亏艰难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160 日期:2014-02-25

“目前,整体情况不是很乐观。不过,与去年相比,形势在好转。我们预测,今年和明年相对好些。2016年因为新船又增加了,可能会差些。”2月18日,某远洋运输企业的业务经理对记者说。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内航运研究室副主任周德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13年航运企业整体上比较困难,特别是上半年,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运价指数,都比较低迷。下半年,企业经营状况有一定的改善。

尽管有一定程度的复苏,不过,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复苏有很多季节性和偶然性因素,整个市场并没有完全意义上趋于温和复苏的状态。反弹的力度和时间长度还要进一步看今年的市场走势。”周德全说。“薄弱”复苏2013年中海集运卖掉了价值数亿元的码头资产。不过,中海集运近日发布公告,预计公司2013年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3亿元。

对于中海集运亏损的原因,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分析,2013年航运业低迷,中海集运主营业务收入情况不佳。与此同时,去年中海集运仅成功出售了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55%股权,获得收益约2.6亿元,但这部分收益难以弥补其总体亏损。

不过,申正远认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复苏,航运需求量有所增加,同时运力投放速度减缓,这些有利于中海集运的后续发展,其未来亏损持续的可能性不大。“去年上半年比较差,下半年带有一定恢复的特点,但整体上处于低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室副主任张永锋认为,由于运力的无序投放、船舶交付量处于历史高位、班轮市场竞争环境加剧等因素影响,2013年运力过剩的局面并没有改观。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回升势头不强,表现不及2012年。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体现出了2013年下半年行业的恢复迹象。周德全参与编制的中国航运景气状况显示,2013年中国航运业整体上实现了初步的复苏,中国航运景气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处于景气区间,并且复苏的力度有所扩大。

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继续延续了上涨态势,达到106.86点。这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航运企业第二次进入复苏通道。

不过,周德全也承认,这种复苏的支撑因素依然薄弱,并仍然存在再次下探的可能。尤其是,航运服务企业依旧未进入复苏通道。

尽管许多中国航运企业挺过了2013年,但是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况,有航运企业人士反映,今年整体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

不过,张永锋的看法稍有不同。“现在来看,无论是干散货、集装箱还是油运,情况当然有些不确定性。但是从供需包括整个市场结构的调整来看,2014年的情况要比2013年要好。”他说。

张永锋向记者分析,目前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新兴经济体的恢复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新兴经济体主要生产铁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干散货在这些地区的增长比较快;发达经济体是消费市场主导的,其经济回暖可能带动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回升。从需求端看,2014年集装箱可能会好于干散货。从供给端看,2014年交付的运力会继续放缓,最多保持2013年的水平。不过,2013年下半年的新船订单高峰,可能会对未来的船舶供应市场产生一定影响。“2014年,我们预计BDI指数要好于2013年,年度均值在1500~1750点。国际航运市场将呈现触底反弹趋势,不过受运力无序投放、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和大型化规模效益影响,运价上升空间有限,消化运力和去产能将成为市场的主题。”张永锋说。

为了扶持航运业发展,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去年发布了关于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据前述航运企业的业务经理反映,目前政策的初步效果已经显现。不过,拆船还没有正式开始,还有一个细则没有出来。如何补贴,什么样的船只能够获得补贴等,还没有说法。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