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宁波“还权市场”促港航转型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 阅读:135 日期:2014-02-20

2014年,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顺风顺水”发展的宁波港航业发展迈入了转型升级紧迫期,挑战和机遇并存。还权市场,优化行政审批,增强港航企业发展活力,推进港航企业创新发展,成为宁波港航管理部门今后的“转型”力作。

“两高两小”倒逼转型升级

宁波是我国沿海的“航运大市”。近年来,宁波在港口、航运、港航管理等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行业前列。

然而,宁波港航业却一直呈现着“两高两小”特点,即:港口企业集中度高、水运市场化程度高,高端航运服务业比例小、航运企业规模小。同时,港口资源紧缺,现有规划可使用深水岸线不足40%,加上陆域条件、生态环保等因素限制,可供大规模开发建造10万吨以上码头的岸线所剩无几,倒逼加快岸线集约化利用。

此外,北有上海自贸区,南有福建港口,东有舟山综合保税区,对宁波港航发展的挑战亦是前所未有。宁波市港航管理局局长葛更坚分析:“上海自贸区建设,从短期看,各类优惠政策将加速吸引包括宁波在内的周边航运、金融等要素集聚,上海港实施中转箱集拼、沿海捎带等业务将直接冲击宁波市港航业发展,长期看,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将首先辐射长三角地区,带动宁波市港航业转型升级。”

葛更坚说:“对港航管理部门来说,既有如何抓好监管服务的挑战和压力,又有如何加快引导推进港口资源优化配置、水运结构合理调整等转型升级的任务和机遇。”

尝试岸线资源有偿使用

在内外压力倒逼形势之下,宁波如何推进港口资源优化配置、水运结构合理调整并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弯道超车”?

“最重要的就是要还权市场”,葛更坚表示,要以增强市场和企业活力为目标,实现政府放权,向市场放权,优化行政审批,激发港航企业的发展动力与活力。 

据了解,为了还权市场,宁波港航管理部门将研究航道、锚地等港航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维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市场化运作体系;深入研究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回收等办法,提高港口资源集约化利用;引导和培育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争取建立船舶港口服务专业委员会,发挥协会行业自律、利益诉求沟通协调等作用;推进航运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大力推行“扶强减弱”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动港航中小企业规模经营,探索以合作伙伴为先导,逐步构建契约式、股权式等联盟机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其中,港口岸线有偿使用这项工作已写入2014年宁波市党代会报告中。“有偿使用不是说想收钱,主要是想要解决无偿使用带来的一些问题,如,有些单位占着岸线不用或者使用的效果不好,造成岸线资源难以收回。”一位宁波港航业内人士指出。

优化行政审批服务

据了解,2013年宁波港航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了审批内部工作流程,积极落实审批提速增效、精简放权,审批事项由35项精简至28项,向县(市)区下放6大类事项,许可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平均提速至8.3天,提速率67%。

2014年,宁波港航管理部门将在行政审批服务上作出进一步的优化与调整:尝试实行部分港航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受理审核制,加快推进审批电子化;清理审批申报材料,完善许可申请人诚信承诺制;实行申请人预约服务制、经营企业许可到期提前告知制,优化船检审批“一门进出”服务制。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