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全球原油运输市场总体成交低稳,运价震荡后保持下滑态势。7月份,利比亚政府与反动派达成协议,对最后两个油港重新开启,该国原油日出口有望增加50万桶。7月份,欧佩克的原油产量增加30万桶/日至3044万桶/日,为5个星期以来的最高。美国7月份原油产量也预计在历史高位850万桶/日。沙特7月份原油产量增至1000万桶/日,利比亚石油产量已增至56.2万桶/日,均为数月来的最高水平。国际原油供应充沛,油价继续降温。尽管沙特和利比亚石油产量处于高位,但7月份欧佩克十二国的原油出口
海运量是2244万桶/日,为历年来最低水平。8月份原油生产方面,尽管沙特已减产,欧佩克产量仍在增加,美国产量也触及历史高位。为阻止油价继续下跌,石油输出国组织考虑明年的日产目标下调50万桶,但其他成员国对减产态度谨慎。
哈克岛(Kharg Island)的原油出口占伊朗出口的八成,去年底建成的4个100万桶的油库使该岛陆地油库容量扩大到2800万桶。因2012年受欧美制裁,伊朗将未能及时售出的原油存于国有超大型油轮上。伊朗的浮动库存量2012年中曾达到5000万桶,月底为2200万桶,约占用11艘超大型油轮。陆地油库的扩容将减少浮动油库的需求,这些超大型油轮释放到即期市场将增大运力。
超大型油轮本季度前期货量激增,中国和韩国的货盘疯狂涌入市场,市场成交量明显上升,租船市场延续了较为活跃的态势。同时,货盘的持续涌入抵消了过剩的运力,在此背景下,船东推涨运价的心态显露无遗,市场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但是,随着新船交付和返航船舶集中到达,超大型油轮运输市场可用运力持续增多,运价开始回归理性。7月底8月初,波斯湾市场前期强势的运价在开斋节等情况的影响下开始走弱。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超大型油轮平均运价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船东收益有所提高。8月份开始,船东和货主进入博弈阶段,市场运价高低起伏,船东下调运价换取成交量的回升,市场行情反弹后,大批运力又会聚集形成过剩态势,运价难逃命运之手最终落败。9月份中后期,超大型油轮运输市场需求低迷,成交甚少,船多货少局面未有根本改善。9月末数据显示,10月货盘成交不到30艘次,且韩国货盘屡屡以超低价成交,超大型油轮运输市场信心备受打击。
第三季度结束时,苏伊士型油轮运输市场成交平稳,运价保持下滑态势。西非出口航线10月中旬货盘进入,成交略显不足,至地中海和美湾的运价停留在WS52至WS55。黑海至地中海成交运价小幅下降至WS60以下。阿芙拉型油轮运输市场交易冷清,运价低位前行。跨地中
海运价继续下探,已跌进WS80;北海至欧陆、波罗的海至欧陆运价分别维持WS90和WS60水平。波斯湾至印度航线7万吨货盘成交,运价为WS82至WS92。国际成品油轮运输市场成交量有所恢复,运价跌涨互现,综合水平稳定。石脑油运输中,波斯湾至日本航线7.5万吨级船运价保持WS105至WS108,5.5万吨级船运价降至WS125附近,印度至日本3.5万吨级船的运价小幅升至WS130。美国进出口航线交易平稳,运价小幅下降。欧洲至美东3.7万吨级船汽油运价范围保持WS100至WS105。3.8万吨级船美湾至欧洲成品油运价降到WS75,美湾至巴西成品油运价降到WS108至WS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