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元区和美国强劲的经济恢复步伐极大程度上拉动了相关航线的货运需求,欧洲、地中海航线以及美东
航线运价稳步登高,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在高位企稳。但是,在航商安排的运力扩张战略之下,充足的货源也难令运价产生爆点,运价始终以平稳增高的状态示人。
7月份至8月中旬,欧元区经济复苏信号明显,德国和法国等核心国家制造采购经理人指数、居民就业率、消费者信心等多项指标表现出色,推动居民消费需求稳步提升,加之传统货运旺季的来临,欧洲
航线运价指数稳步前行。但是,部分航商积极扩张市场运力,除了将大量新造船投入使用外,还抽调其他航线的大型船舶投入欧洲航线,令舱位供给增多,抵消了旺季货源增长带来的运价走高势头。欧洲航线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稳定在九成以上。在市场前景良好的状态下,航商开始运价调涨计划,涨价幅度大多在200-500美元/TEU。据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7月份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上升至102.2,推动运输需求平稳攀升。同期运力扩张也颇为可观,据Alphaliner统计, 7月份共有7艘10000TEU以上型新造船舶下水、累积运力约达9.8万TEU,致航商不断采取大船换小船的方式扩大运力供给。受此影响,市场供求关系未见进一步改善,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继续在90~95%之间。8月中下旬开始,受欧洲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欧元区和德国经济景气指数大幅下跌的影响,区域内经济前景瞬间逆转,航商对后市货量表现预期大幅下调,市场订舱运价下降明显,部分航次跌至1000美元/TEU之下。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复苏放缓,8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将至-10。据Alphaliner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远东至欧洲航线配置运力规模达418万TEU,较去年同期上升4.4%,市场供求矛盾仍较大。由于临时加班船开始放舱揽货,明显稀释了节前货物集中出运带来的利好。而多数航商为保证节日内航班的必要货载量开始跟进降价,即期市场
订舱运价大幅下挫,市场最低订舱运价已经降至700美元/TEU。地中海航线较欧洲航线的货量低迷更为明显,另有部分航商将欧洲航线过剩运力转投向地中海航线,舱位供给明显呈现扩大势头,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仅有八成左右,
市场运价跌势显现。
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表现持续向好,制造采购经理人指数、非农就业率、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多个指标都有良好表现。7月份,美国大型企业研究会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0.9,创下7年以来的新高。8月26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92.4点,再次刷新纪录。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猛增,显示了当地市场强劲的消费意愿,也因此提升了航商对市场未来运输需求的预期。本季度,8月初和9月初的运费普涨计划(GRI)得到了多数航商的如期执行,效果也较为明显,虽然实际涨幅低于宣涨水平,但是市场订舱价格上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总体分析,美西航线一直受到工人罢工的影响,劳资谈判迟迟没有结果,货物装卸效率一滑再滑,强大的市场运输需求被美东分走不少,但西北口岸运输需求保持旺盛,支撑美西航线总体货量稳定。美东航线由于运输供求相对稳定,且受到部分美西分流货源的额外支撑,船舶舱位利用率始终保持在九成以上,运价稳步上行。市场运力方面,据Alphaliner统计数据显示,8月跨太平洋航线运力较去年同期增长4.8%,但较好的市场基本面仍提升了运价的抗跌性。
集运市场旺季来临,如期而至的暴涨货量却被航商在欧地航线以及美西、美东航线上的运力调配所抵消,没有出现如往年般运价大幅提升的景况,虽然各种经济指标一再表现出超出以往的优异,可
运价却犹如踩在海绵上,始终缺少强劲增长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