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上海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现五大突破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 阅读:173 日期:2014-01-21

日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正式获批通过,标志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正式开展国际船舶登记。

根据《试点方案》,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新变化:在登记主体方面,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放宽了登记船舶所属法人注册资本中的外资比例限制,外商投资比例可以高于50%;在船龄方面,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下的船舶船龄可以在现行船龄标准基础上放宽两年;在外籍船员雇佣方面,基本放开了对外籍船员的限制,原来雇佣外籍船员需要由交通运输部审批,现在只需向上海海事局报备即可;在船籍港方面,设置两个船籍港,如果船舶处于保税状态,则登记为“中国洋山港”,如船舶处于完税状态,则登记为“中国上海”,两个船籍港均享受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各项政策便利;在登记种类方面,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在现有登记种类的基础上增加了船舶融资租赁登记,并可结合自贸区实际情况,适当增设必要的登记种类。同时,在登记程序和相关配套程序上也授权上海海事局进行优化、完善,切实提高国际船舶登记效率。

 《试点方案》的目标为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任务是积聚航运资源要素、壮大五星旗国际商船队。《试点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从而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