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浙江唱响港航强省最强音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 阅读:145 日期:2014-01-20

数据盘点港航强省新跨越

13.7亿—— 2013年,浙江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933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4.5%、9%,其中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8.1亿吨,同比增长8.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35.5万标箱,同比增长7.3%,继续居全国前列。

7.5亿吨——浙江全省完成水路货物运输量7.5亿吨,位居全国第一。

2390万载重吨——浙江省运力规模达到2390万载重吨。其中,海运运力突破2000万载重吨,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

23.1万标箱——内河航运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与上海、嘉兴等沿海港口合作,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2013年全省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3.1万标箱,实现连续3年翻番。

精彩2013 五大亮点展现港航新成就 大港口建设迈出大步伐

大水运发展实现新突破管理创新得到新提升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趋好培树形象展新风

围绕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两大国家战略,浙江港航系统全面推进大港口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化港口资源整合。开展了港口资源整合、组建港口投融资平台、自贸区政策等研究工作。完成了《浙江沿海港口布局优化和完善集疏运体系对策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印发实施了《创新宁波-舟山港(含嘉兴港)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和《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行动方案》等3个行动方案。

积极开展港口规划修编工作。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修编申请已得到交通运输部的批复同意,并积极开展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修编的准备工作,温州港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已完成。

一大批港口重大项目建设的落实为港航发展倍添色彩。建成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嘉兴港独山港区多用途码头等11个万吨级泊位,超额完成省政府考核目标(7个)。开工建设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工程、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大麦屿对台直航码头等重大项目。嘉兴港独山港区煤炭中转码头、乐清湾港区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乐清湾10万吨进港航道工程;宁波-舟山港蛇移门30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

大水运发展实现新突破

围绕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浙江港航以突破难点项目为抓手,内河水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开展航运业发展研究。开展远洋运输发展战略和加快内河水运复兴研究,并明确了研究计划和推进举措。启动邮轮运输发展研究工作,完成浙江省加快航运业发展指导意见。整合信息资源,加强航运市场监测和信息分析,发布了航运市场形势年度分析报告。

加快水运结构调整。完成京杭运河(浙北水网)一般干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标准船型的模型试验和线型优化工作。按照部海事局的部署,LNG船舶动力改装试点有序推进。制订《浙江省水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技改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推动内河集装箱和示范船型发展。

一大批内河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湖嘉申线嘉兴段航道改造一期工程、长湖申线航道改造工程基本建成。衢江航运开发工程衢州段红船豆枢纽及船闸工程累计完成总投资80%以上;富春江船闸工程、安仁铺枢纽及船闸工程分别完成总投资的20%以上。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衢江航运开发工程金华段初步设计获得批复。瓯江航运开发工程、湖嘉申线嘉兴段二期工可报告编制完成。长兴捷通物流码头、绍兴滨海电厂码头等内河码头通过竣工验收。

管理创新得到新提升

智慧港航建设成效显著。开展智慧港航建设和港航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顶层设计,组织研发了千岛湖智慧港航地理信息(GIS)系统(一期),将船舶动态监管,污水排放智能监管,应急搜救指挥及水文气象服务等信息和功能进行集成,受到了省领导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肯定;承担的国家内河船联网《跨区域智能数据库群及交换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取得重要成果,江浙沪两省一市跨区域数据交换已成功突破;全省首个港口管理系统“浙江省港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基本完成并投入试运行;浙江省船舶综合监管系统(二期)和浙江省港航综合数据平台(二期)升级改造完成,港航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与此同时,港航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行业管理日益规范。《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已列入2014年一类立法计划(预备);修订并下发了《浙江省航道养护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6个;取消行政许可事项2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项;建成3个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省级示范站所,并逐步开始全面推开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工作;积极推进阳光引航,各引航机构公布了引航申请程序、船舶引航计划、引航收费标准和工作程序。

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趋好

2013年,浙江省地方海事辖区未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辖区水上交通安全持续稳定。

重点加大新建船舶和船用产品检验把关力度,从源头上把好船舶安全质量关。积极开展采砂船专项整治活动,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开展船舶AIS安装监督检查工作,AIS安装率已达80%,水上交通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水上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浙江港航局与浙江海事局联合开展客渡船安全专项检查,确保渡船适航,渡工适任,渡运安全。出台《浙江省推进海岛、库区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建成陆岛交通泊位14个,完成建桥撤渡项目15个、渡埠改造项目(含候渡亭建设)30个、渡船更新15艘。全省港航进一步做好小型微型企业免征货物港务费、引航移泊费等工作,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约4亿元。

培树形象展新风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查准找实“四风”方面问题,浙江省港航管理局通过发放书面征求意见表等途径,征求意见建议163条次,经梳理汇总,归纳为五大类56条。根据查找的问题,出台了18个方面的整改举措。

行风党风建设不断加强。深化最美港航建设,深入宣传弘扬浙江港航精神。在全系统开展“四型港航”建设学习实践活动和“践行核心价值体系、争创最美行业”主题实践活动,评选“四型港航”十大最美港航人和十大最美港航品牌,开展最美港航摄影大赛、魅力港航DV大赛活动,弘扬浙江港航文化,进一步提升了港航良好的形象。

展望2014 改革创新推进港航科学发展 三大新词解读港航新任务

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对浙江港航来说,要以改革优环境,加快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审批职能,缩减审批时限,全面推广网上审批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创建服务型政府部门;要以改革谋发展,在大港口建设、大水运建设、服务“两区”战略、水上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下功夫、谋突破,把浙江港口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发展优势,把内河水运优势转化为产业布局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努力推动“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

两区战略——李强省长在省交通运输厅调研时对沿海港口资源整合、远洋运输发展、发挥内河水运优势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指示,为港航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交通港航在服务国家两区战略、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省委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全省港口整合,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取得实质性突破”。对此,浙江港航要深化港口资源整合提升,积极开展远洋发展、港口资源整合等战略研究,加强与上海自贸区的对接,推进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提升航运综合竞争力。推进港航信息化建设,加快港航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高服务“两区”战略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水共治——省委决定从今年起大力推进“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港航是重要的涉水部门,必须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加快生态港航建设:一方面,积极推广生态航道建设理念,加快内河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航道疏浚、绿化、清障、护岸修复等治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要创新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防范体系,建立内河航运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切实做好内河航运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力防止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2014浙江港航工作基本思路

围绕“加快交通五大建设、构建交通五大体系”的工作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快大港口、大水运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浙江港航科学发展,为“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做好港航服务支撑保障。

六个着力 开启港航科学发展新征程

1、着力推进港航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快行业发展。

在航运企业市场准入、航政许可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部门和审批环节;创新投融资机制,保障港航建设资金;加强航道标准化养护,加快养护资金投入机制改革并对养护资金加强绩效评估和考核;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搜救体制改革研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上应急搜救,并进行适当奖励。

2、着力推进水运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行业转型。

优化沿海港口结构。建成嘉兴港独山港区煤炭中转码头主体工程等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新增吞吐能力0.36亿吨。加快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工程等重大在建项目建设。

加快内河航道建设。开工建设衢江航运开发工程金华段姚家和游埠枢纽工程,重点推进京杭运河、杭平申线铁路桥和桐乡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富春江船闸、衢江航运开发工程衢州段和金华段、杭平申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建成绍兴港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

深化港口资源整合。完成《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修编批复和全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修编的征求意见稿;落实好创新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加快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等行动方案;开展港航服务舟山综保区、自贸园区建设等课题研究。加快以嘉兴港为枢纽的浙北海河联运引领区建设。

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争取出台内河船型标准化补助办法。继续推进宁波-华东地区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2014年集装箱铁水联运力争达到13.5万TEU。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和江(河)海直达运输,推动内河集装箱港向区域物流基地转变。

3.着力推进智慧港航建设,进一步加快行业创新。

加快推进部省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内河船联网跨区域省级数据交换与服务中心(一期)和感知数据平台建设。统筹杭嘉湖开展长湖申线、湖嘉申线等船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具有智慧监管、智慧服务和协同共享一体化功能的千岛湖智慧港航。

加快推进港航信息化和港航科技创新,提升航道养护水平。力争完成浙江省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工程。加快建设浙江港航移动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做好船舶综合监管系统的升级改造,确保港政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制订港航节能减排技改补助政策。推进内河运输集装箱船舶推广和沿海客渡船更新等技改项目。

4.着力加强管理规范统一,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

加强港航法制工作。力争出台《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做好《浙江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修订工作;力争全面完成全省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全省港航系统“严执法、优服务”活动。

着力规范行业管理。力争建立健全杭甬运河收费还贷长效机制;改版船检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船检机构资质建设、船检人员学习培训、船检技术研究等工作;加快推进阳光引航。

推进水上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投资3.2亿元,建成陆岛交通码头4个,新开工15个;完成渡埠改造26个,渡船更新23艘,进一步推进库区、海岛便捷出行。

5.着力提高日常监管能力,进一步保障行业安全。

 做好绿色内河航运工作。制定推进绿色内河航运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船舶垃圾上岸处理;推进搜救志愿者队伍(社会力量)的建设。

抓好日常安全监管,加强港口危险货物管理。

6.着力强化党风行风建设,进一步提升行业形象。

深化行业文明建设。切实抓好“四风”问题的落实整改;深入开展“海事三化”和“四型港航”建设活动;加强各地市港航管理机构“一局一品”的创建和培树力度;印发和推广《浙江港航文化手册》。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港航队伍建设和机关党建工作。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