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记者从在武汉召开的长江航道局工作会议上获悉,为满足枯水期海进江货船的航行需求,该局日前为武汉新港5艘江海直达深“吃水”货班轮提供了一项个性化服务。这些船舶根据长江电子航道图标示的深水航道航行,可以比标准航道尺度多利用3成以上水深,相当于在航道内走“快车道”,大大提高了货物载量和航运效益。
长江航道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方案表明,根据长江电子航道图显示的实时水深,安庆至武汉373公里航段,枯水期可以利用的最大水深为6.0米,武汉至城陵矶257公里航段,可以利用的最大水深为4.5米。而目前国家公布的这两段枯水期水深分别是4.5米和3.7米,也就是说,提供个性化服务后,这些船舶可分别多利用水深1.5米和0.8米。航运业有“一寸水一寸金”的说法。一艘2000吨级船舶,利用航道水深每增加0.1米,可增加载重量100吨,航次纯利润增加约7%。
长江航道局航道处副处长王勇说,枯水期提供6.0米深水航道到武汉、4.5米深水航道到城陵矶的个性化服务,这在长江航运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这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航道整治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是长江电子航道图等新技术的运用。
“航道底部大体上是V字型或W型的,通俗的理解就是中间深、两边浅。”王勇进一步解释说。“随着长江电子航道图成功运用,一些深‘吃水’船就可以精确利用航道内的深水航线航行,相当于在航道内开辟了一股‘快车道’”。
目前,长江港口物流湖北有限公司、武汉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提出的申请获得批准,两家公司5艘跑武汉新港江海直达航线的班轮开始体验“快车道”,枯水期可以按6米“吃水”装载货物,不用像往年那样减载了。
王勇说,目前的个性化服务还在试点阶段,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船舶必须遵守现行航行规则,经过一些特殊航段时,长江航道和海事部门将根据需要采取重点维护和管控措施,确保航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