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表现较为出色。数据统计显示,亚欧航线第三季度的集装箱货量出现明显的涨幅。同时,劳氏日报称,第三季度亚欧航线集装箱货量触及370万TEU,已经达到近些年的高位。但是,随着三季度的结束,集装箱运输市场逐渐回归淡季,货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前期投入大量运力的航商开始实行运力缩减计划,积极控制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可用运力,希望在各个航线上的运价能够保持在较高位置。
欧洲和地中海航线的运力与货量匹配度最差,所以该航线运力缩减计划执行的力度也最大。面对欧地航线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多数航商有意在2013年12月份进一步加大运力收缩力度,并借此机会提升运价。以达飞为例,该公司从12月中旬开始削减旗下子公司达贸轮船的欧洲、地中海和西非航线航次,目前已经从十个削减到五个。截止到目前,已经有众多船公司宣布将于2013年12月份和2014年1月份实施两轮的运价上调计划。12月中旬,欧洲和地中海航线的运力得到有效控制。高额涨价计划引发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需求前置。在运力管控方面的成效较好,加之市场需求的回升令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提高不少,甚至有部分航次满舱出运。考虑到12月份的经营状况,月末船公司开始逐步恢复此前停航的航班服务,运力供给紧张趋势得到缓解,但是仍有多个航班接近满舱出运。航商纷纷看好目前的市场状态,最早订于2014年1月上旬开始推行新一轮的运费上涨计划(GRI),计划涨幅在300美元/TEU。
近阶段,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大量的经济回暖信号推动航运市场走强。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令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货运需求稳定。虽然集装箱运输市场正处于传统淡季,但是航商的“冬季停航计划”执行的较为出色,市场供需失衡情况未见明显加剧。美东和美西航线的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都在九成以上,市场运价较为稳定。另外,据部分船公司的资料显示,2013年12月份至2014年1月份北美航线将有三个批次的运价上涨,累计宣涨幅度达到800美元/FEU。据悉,2013年12月中旬,部分航商已经执行了第一轮涨价计划,涨价幅度在200-300美元/FEU,从目前来看执行效果较好。另有报道称,为了提高服务频率以及建立更具弹性的服务网络,G6联盟成员已经计划将合作拓展至亚洲至北美西海岸和跨大西洋航线。此举令G6服务范围覆盖了整个东西航线,与“P3网络”一致。如果能够得到批准,则预计在2014年的第二季度开始运营。G6此举将扩大其航线运营范围,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运力配置以及运价可能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