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10时,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五艘载满2000吨水泥的货船缓缓驶离南宁港中心港区牛湾作业区码头,它们将沿江而下,直达广东。
这是2000吨级船舶首次在枯水季节从南宁直航广东,这一历史性突破的实现得益于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历时两年作业,广西港航工作者整滩险、除暗礁,终于使南宁至贵港航道达到内河二级航道标准,加上已于2009年12月建成通航的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实现全线扩能,2000吨级船舶可从南宁中心港区直航粤港澳。
高瞻远瞩绘蓝图
在大西南地区加快开放与合作、追赶东部发达省份的大潮中,内河航运因低成本、低能耗、无环境负担的而备受青睐。近年来,国家和广西区政府先后投资实施了西江航运干线航道整治一期、二期工程、西江航道扩能工程等项目建设,西江航运干线由原来仅能通航100吨级提升到1000吨级,再到如今的2000吨级。
为进一步提升西江航运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水运优势,广西区党委、人民政府于2009年提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2010年3月,自治区出台《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2020年前将连接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七市的内河航道全部建成为千吨级以上的高等级航道,其中南宁、来宾、柳州以下建成2000吨级航道,贵港以下建成3000吨级航道,形成以“一干三通道”为主骨架,干支畅通、江海直达,设施较为完善的内河航道网。
整滩治险拓江兴航
在2000吨级载重船舶实船试验时,记者有幸随船体验。船行江上,只见整治后的航道水流平缓、视野开阔,船舶航行十分顺畅,鸡儿滩、地伏滩、噙唠滩、伏波大滩……碍航礁石不再,颇有一番“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味道。
“为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制定了《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工程计量支付办法》、《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工程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南宁至贵港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党支部廉政建设制度》等35个办法、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到各处室和各参建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规范管理,形成照章办事的良好工作机制。”南宁至贵港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陈红武介绍说。
为确保施工安全,指挥部针对水下爆破施工特点,组织开展火工产品、高空作业、起重机械、临时用电安全等专项治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航道条件复杂,施工与通航相互影响较大的滩险,指挥部还安装了安全生产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与通航两不误。
全线扩能金涛拍岸
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开通后,与正在建设的左江、右江千吨级航道建设相衔接,共同组成广西千吨级以上骨干航道网络,西江航运干线的“黄金效益”将进一步彰显。
广西港航局局长杜敬民告诉记者,据估算仅西江航运干线航道从三级提高到二级,贵港至梧州段每年可省运费约1.3亿元,南宁到贵港段可省约4500万元。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的建成,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通畅的水运服务,对南宁构建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将起到巨大推动。
黄金水道一旦造就,直接带动的是与这条千里航道绵延相伴的沿线城市及其广大辐射区域,这正是规划中的西江经济带。经研究论证,西江经济带建设按照以《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为核心的“一统领两规划七配套”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建设进程。2012年8月上旬,《总体规划》得到广西区政府正式批复。《总体规划》以西江干流为发展主轴,着力打造“生态优先、交通引领、工业主导、产业升级、城镇集聚、品质提升、社会和谐”的西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上升至国家战略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