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振兴内河航运还需多管齐下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 阅读:178 日期:2014-08-12

图为:内河航运

      尽管我国内河航运成绩突出,但我们仍应清醒看到内河航运的传统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相对于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内河航运的发展还显滞后。尤其是在航运低迷期,如何立足现状,振兴内河运输,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内河航线省市纷纷打出“振兴河运,打造黄金河道”的战略。武汉在“市政协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主席协商会议上,提出武汉率先打造成内陆长江航运自由港长远规划;江苏2010年底启动了通向长江的东台至长江段航道最后92公里整治工程;此外,黑龙江、吉林、安徽等省份也不甘示弱,因地制宜,加强了黑龙江、松花江、淮河的航运建设工程。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内河航运建设成绩显著,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江水系为主体的内河航运格局。内河运输的异军突起,充分体现了打造黄金河道的长远目标,体现了黄金河道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振兴河运,不仅能带动地区间资源、技术等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能充分依托内河水运在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和集装箱运输中具有的独特优势,优化沿江、沿河产业布局,推动电力、钢铁等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河运的低污染、低能耗的特点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然而,尽管我国内河航运成绩突出,但我们仍应清醒看到内河航运的传统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相对于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内河航运的发展还显滞后。尤其是在航运低迷期,如何立足现状,振兴内河运输,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的一大难题便是缺少资金支持。国家应继续坚持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和利用外资为一体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并完善中央、地方两级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内河航道、港口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加强高等级内河航道建设。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四级以上航道里程仅占航道总里程的25%左右,很多航道并未完全开发。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内河资源的浪费。要使内河运输得到跨越式发展,就应积极推进高等级内河航道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逐步形成以高等级航道圈为基础的航运中心水运大通道。

      推动运输服务升级
  
      内河航运船舶的繁多、复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输的质量和效率。振兴河运,首先应提高内河运输的竞争力,其出发点便是提高内河运输装备水平。
  
      继续在全国内河主要通航水域全面推进运输船舶标准化工作,完善并推广非标准运输船舶退出市场的补贴机制。同时应优化内河运输组织,积极发展智能航运:一方面建立内河水运服务信息系统,做到信息畅通、预警及时、保障有力;另外,还应加快推进内河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标准衔接、信息共享及运输组织和服务一体化的进程。提高内河运输装备水平,优化内河运输组织,必将推动内河航运的服务层次朝着高质量、高效益、高安全方向发展。

       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航运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同时还应加强航运企业的市场准入,对航运企业经营资质严格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更多的市场份额留给沿海市场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从而提高航运业的整体水平。然而规范航运市场,加强市场准入,需要相关的法律保障。我国应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出台《航道法》,完善水运管理相关法规。依法规范航运市场,保护内河水运资源,维护内河水运合法权益。

      振兴内河航运的目标是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干支相通、江海相连的高等级航道体系和港口体系,并实现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分工协作和有效衔接,共同构筑高效、便捷的综合运输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航运低迷期,立足航运现状,加强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河运输服务升级,建立统一规范的航运市场等诸多措施必将振兴内河航运,重塑内河航运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打造无缝式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