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宜宾市政府获悉,宜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立足“万里长江第一城”独特区位优势,联合省社科院共同提出打造“长江源头航运中心”战略构想,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
此前,国家已启动《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起草工作,这标志建设长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二直辖市,承东起西,接南继北,通江达海。
10月中旬,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2009年获评影响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建设100位经济学家之一的林凌教授,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流域经济与政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组,深入四川、宜宾、金沙江下游等地专题调研。
谈及依托宜宾打造“长江源头航运中心”,省社科院专家一致认为优势明显。
在林凌看来,四川96%的面积均为长江干流和支流所覆盖,而且开发程度较低,应是开发重点。但与其他省、市相比,四川在长江干流上缺乏有力“抓手”。
目前,业界公认的是,长江已有三大航运中心:长江下游航运中心上海、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庆。“但随着长江流域开发范围超过宜宾,纵深延伸到金沙江领域;长江四川段和金沙江下游的开发建设完全由四川管理;加上此次国家层面提出‘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四川迎来了新一轮长江开发黄金机遇期!”林凌指出。
共同参与了此次调研的专家刘世庆认为,四川于去年制定了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正在实施。宜宾市已成为开发金沙江的重要依托。在这种新形势下,四川在长江流域开发上必须有一个“抓手”。经过课题组的调查研究,认为宜宾是扮演这个“抓手”的唯一角色。
此次调研取得重大成果——宜宾联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流域经济与政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组和省社科院,提出打造“长江源头航运中心”战略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目前,省里修改完善后已经把这个建议上报到国家发改委。
据了解,宜宾在历史上一直是航运和商贸发达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坊间流传“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形象描述了云贵资源货物多得运不完,宜宾水运能力大得填不满。
“长江源头航运中心”位于“三江(岷江、金沙江、长江)”汇合处宜宾,有开阔的江面、优越的岸线和实力雄厚的大城市可作依托。核心范围包括长江上游四川段和金沙江下游共1044公里航道,面积涉及四川的川南、攀西、凉山州以及云南昭通、贵州六盘水等区域。
据宜宾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川南经济区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都可以依托宜宾通江达海,打开对外交流的窗口和通道,改善交通运输结构,促进资源开发以及物资、资金和人员交流,实现“依托长江经济带,加速西部陆上开放,逐步形成与东部海上开放并进的新局面”。
宜宾拥有“三江六岸”的港口建设资源和航运中心建设优势,拥有现代港口建设所需要的大量优越的、尚未开发的岸线资源,三江天然岸线约589公里,其中长江岸线资源180公里,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宾港已建成四川最大的内河枢纽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