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各种衡量指标表现良好,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曾经连续两个季度处于景气区间,与此同时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也跃升至该区间。另外,集装箱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表现出色,企业盈利景气指数已经升至较强景气区间。数据统计显示,第三季度亚欧航线集装箱货量出现明显增长。据劳氏日报报道,集装箱航运数据提供商(Container Trade Statistics,CT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亚欧航线集装箱货量触及370万TEU,同比增速超过8%。该航线前三季度总箱量为1060万TEU,同比增长3.4%。货量急剧增长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被船东看好,开始集中往市场投放大批运力。但是,随着第二和第三季度的结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旺季也逐步走到尽头,前期船东大量投放的船舶在未来将变成闲置运力。据往年情况推断,集装箱船舶闲置运力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将持续存在,市场运力供需失衡现象也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善。
欧洲和地中海航线成为本次运力削减计划中执行力度最大的航线。舱位缩紧后,欧洲和地中海航线运力大幅减少,两条航线频频出现爆舱现象。在此基础上,船公司在月初的涨价计划得以顺利执行,运价普遍涨幅在700美元/TEU以上。此后,部分航商为了揽货,放出部分运力以吸纳货源令订舱价格出现小幅下滑。目前,欧洲航线的航商已经采取多种运力调控措施如并班、撤线等以缩减运力,但是订舱价格已经跌破1000美元/TEU。月底,多个航商开始陆续推出12月中旬的涨价计划,个别涨幅拟达800美元/TEU。
北美航线运输市场表现较为活跃。为了回避月中航商的集体涨价计划,托运人集中在月前积极发货,而航商也在缓慢下调运价吸收货源用以稳定涨价后数周的舱位利用率。北美航线重要影响因素美国政府正在逐步恢复正常运营。美国圣诞假日提前消费等因素也对近期货量的增长有推动作用。本月后期,在 “制造业回流”政策影响下,美国的市场需求开始降低对于进口产品的依赖,从而影响了对于贸易运输的需求。但各航商在航线运力调整以及联盟内合作的深度推进,使运力规模被进一步缩减。跨太平洋运价稳定协议(TSA)计划预计在12月20日和明年的1月15日上调亚洲至美国航线运价,12月20日上调200美元/FEU,明年1月15日上调300美元/FEU。TSA介绍,尽管11月15日该航线的涨价取得了部分成功,但该航线运价“仍明显低于可持续的水平”。
从欧洲和地中海航线以及北美航线的情况分析,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开始进入淡季,航商已经积极采取运力缩减等措施进行应对,截止到目前为止效果还算不错。但是,业内人士仍旧不看好今年第三季度之后集运市场的走向。据悉,瑞信(Credit Suisse)分析师Gregory Lewis近期在报告中预测,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复苏将可能推迟到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