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物流 > 海运 >
绿色长江进行时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 阅读:171 日期:2013-11-25

为更好地展示长江航运在绿色环保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的进步与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大港航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的经验交流力度,长江航务管理局于近期征集了长江航运节能减排典型项目,其中不乏获得交通运输部或省市级奖励的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双实现的示范项目,值得推广学习与借鉴。

“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则是竭泽而渔。”面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变方式的迫切需要,长江航运人清楚地认识到这个辩证关系。为此,近年来,长江航务管理局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四个长江”的发展战略,在“和谐长江”的建设中,统筹谋划,积极引导,沿江各大港口与航运企业主动作为、紧密配合,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当前,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新形势下,交通水运行业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方面,应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使交通节能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A港口篇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港区智能调度系统成效好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较为典型的项目为港区智能调度系统示范工程,建立在均衡运力、高效装卸的码头供求信息系统和调度指挥中心相互整合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实现了集装箱港区内主要业务要素船代、码头、外理、箱主、报关行和监管部门的100%入网;实现了重庆市重点集装箱码头的联合调度,24小时在线协同联动运行管理。

该系统有效取代了人工处理业务数据环节,每个码头减少人工处理岗位12个,同时实现了同比码头效率提高30—40%、堵港率下降30—40%、码头装备平均利用率提高15%,泊位利用率提高10%,船舶在港时间减少3 小时,码头的经济效益平均提高10%。 

 武汉港务集团 智能化港口显神威

武汉港务集团开发的阳逻二期集装箱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港口管理系统,在2012年获得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贴。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及执行效率,使用时每台车辆需要停留在卡口处等待处理结果的耗时小于10秒;集装箱进出场的选位选箱,均由电脑即时自动提供,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减少出错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缩短了客户办理手续的时间,提高了集卡通过道口的能力。

此外,它还大大降低堆场内的翻箱量,提高了发箱和出口箱装船的效率,提升码头利用率;实时地调度场内机械和更改堆放策略,提高装卸效率和进出场效率减少桥吊的等待时间,加快装卸效率,降低码头营运成本,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  龙门起重“油改电” 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的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油改电”改造工程中主要采用市电供电的eRTG,场地供电方式采用440V中架安全滑触线供电方式,这种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相比油场桥,电场桥节能率达到80%,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及废气排放,改善了港口周边空气质量。

此外,其经济效益明显,从2010年1月起至2013年6月,场桥操作量为577.58TEU,实际综合能耗为227.8020升柴油、462.5212万度电,与改造前相比节约成本合计2613.77万元,目前已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港口能效监测平台降低能耗效益高

江阴港港口集团的“港口能效监测平台”项目为集团下属所有港区建立起统一的能耗监测与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货物及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能耗计量数据测量与采集、通信网络系统和支撑平台软件等四个子系统。

据悉,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信息化管控系统。

项目实施后,年可节电约238194kWh,节柴油3.532吨,节水459.96吨,即年可节约能源成本约为236286元;此外年可节约人力成本及办公消耗品约为5万元,总共占项目一期投资的17.46%,投资回收期约为5.7年。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30米升降高杆灯实现低碳照明

镇江港务集团积极致力于大功率LED照明光源替代金属卤化物灯的探索,实现了低碳照明。他们选择了在芯片发光效率、灯具散热、配光技术上有了较大的改进和突破的新型LED照明灯具,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比较,其节能效果明显优于金属卤化物灯。

采用大功率LED节能灯后,每座高杆灯年照明耗电量下降2.8万KWh(折合标煤3.45 吨),与金属卤化物灯相比节电效率可以达到64%左右,大港分公司27盏高杆灯逐步全部使用大功率LED灯以后,场地照明能耗每年将下降75.6万KWh(折合标煤93.15吨),每年节约照明电费79.6万元,节能效果甚为可观。

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粉尘综合治理让作业环境更和谐

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港盛分公司通过自主研究设计的抑尘率达80%以上的门机料斗喷雾抑尘系统,煤炭堆场全回转自动喷淋和防风抑尘网干湿组合抑尘技术,密封、正压粉尘过滤、喷雾抑尘技术解决了抓斗在开斗卸料过程中的的大量粉尘外扬、露天货堆的粉尘污染和主要粉尘源点治理等问题。

同时,该公司在抑尘措施的运用上建立了现场作业粉尘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风力、风向等气候条件有重点、有区别的运用抑尘技术措施;同时从源头加以控制,加强各作业节点粉尘治理,减少粉尘排放。

该项目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间接经济效益,对周边居民环境污染整体控制效果,赢得了当地港口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张家港市煤炭码头粉尘治理的典范进行推广。

B船舶篇

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新型节能船型成主旋律

重庆轮船集团有限公司依托科技创新,研发并推出了长江新型330TEU节能集装箱船型及110m散货船(II)节能船型。逐步处置200TEU以下船舶,置换成经济性能较好的270~330TEU大型集装箱船;逐步处置3000吨级以下的干散货船,置换成经济性能较好的110m散货船(II)。

两种船型对船舶航速和主机功率配置、船体线型、船机桨的合理匹配等进行了优化,降低单位载货量油耗。通过航线测算,新型330TEU集装箱船使集装箱运输燃油单耗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下降20%以上,长江新型110m散货船(Ⅱ)使散货船运输燃油单耗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下降45%以上,上述长江新型节能船型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也为长江航运节能减排起到了示范引领和促进作用。

重庆泽胜船务集团有限公司 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 节能减排落实处

重庆市泽胜船务(集团)有限公司长期聚焦油品和化学品运输主业,根据油料化学品运输特点,开发出的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改造项目,使船舶在营运时对货物的加热或保温介质由传统的燃油锅炉提供的饱和蒸汽转变为带有一定温度主机冷却水。从而减少装备燃油锅炉后燃料消耗,达到船舶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它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船舶营运中燃料燃烧给大气带来的污染,同时也能为船舶运输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以载运PX为例计算:每艘船舶年均航行13个航次,每航次货物平均加热时间30h,蒸发量为3000kg/h的锅炉柴油消耗量为200kg/h,经改造后取消燃油锅炉,仅用主机冷却水进行加热,相当于每年节约2841.3吨标煤,从而减少SO2排放量54.55吨,减少CO2排放300.51吨,减少NOX排放5.68吨。 

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 节能技术改造 豪华不奢华

长江海外旅游总公司开展内河大型豪华游轮应用新型高效节能光源LED灯和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余热利用改造,并获得了2013年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奖励。

在不影响装饰照明的前提下,该公司打破传统的船舶照明方式,充分发挥大型豪华旅游船的柴油发电机组废气余热利用节能潜力,利用发电机组不间断运转的废气余热,由废气锅炉产生蒸汽和热水供全船(厨房、洗衣房、油仓加热、日常热水等)使用,减少燃油辅锅炉的使用时间,少烧燃油辅锅炉,实现节能减排,达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012年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后,9艘船舶年节约燃油729吨,每年可节约583万元。

长航武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型滚装船 经济优势明显

长航武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800车位商品车滚装船采用了低油耗,环保节能的船用主机(淄柴L250型-882kw,燃油消耗率200gkw·h),比原有的180车位滚装船舶所使用的主机节能11% ;柴油机采用湿式油底壳,设有滑油分油机,可以有效减少滑油使用量,提高进柴油机的滑油质量;设有废气-导热油锅炉,采用柴油机发出的废气加热导热油,热油加热重油舱柜和加热器等。

据统计,长江上800车位滚装船“长航江宁”轮2012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967600千吨公里,耗油825.6t,单位能耗量2.93(tce∕100t·km),经济优势与节能效果明显而突出。

南京长江油运公司 主机节能车速测量装置降消耗

南京长江油运公司自主研发的“船舶主机节能车速测量装置”,寻求用最少的燃油消耗实现船舶运输生产。该装置能够量化测量船舶航行单位距离的主机耗油量kg/km,该项目将船舶航行单位距离主机油耗量作为目标函数,以船舶航行单位距离主机油耗量作为确定船舶节能车速的方法,船舶以节能车速航行与以非节能车速航行相比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基于本项目研发的主机节能转速测量装置稳定、可靠,可以量化确定船舶单位距离油耗,有效减少了船舶主机燃油消耗以及营运船舶的排放。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坚持的“大工程”,它的落实需要靠每一个人共同去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长江航运才能拥有更为广阔、持续的发展空间,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留给后人的也将不只是描写美景的诗词,而是真正的青山绿水。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