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九月一日起正式实行“大轮班”制。图为车辆和旅客登船”
今年八月一日起,琼州海峡开始试行“大轮班”制,并从九月一日起正式实行。这一制度的依据是由广东、海南两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制定的《琼州海峡客滚船舶轮班运行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规定,琼州海峡客滚船舶自九月起正式按照“轮班运营、定时发班”模式运行,即“大轮班”模式。
打破两省利益均衡局面
在此之前,粤琼两省之间一直採取的是“经济对等、班次对等”的原则,按照1:1的发班模式运行。而实行“大轮班”之后,两省船舶按到港先后顺序轮班运营,分为定时发班和滚动发班。除定时发班时间段外,其他时间按照客滚船舶到港先后顺序实行滚动发班,在不违反装载两个小时的时限前提下,装满即发。
据交通运输部下属的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任建华介绍,实行“大轮班”制是为了规范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的基本秩序,解决过去装满才开船、旅客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方便旅客来往,为所有公司和船舶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但缘何效果却适得其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根本原因是“大轮班”制打破了以往粤琼两省航企的利益均衡局面。海口港务秀英客运轮渡公司海峡轮渡调度室主任陈史文直言:长期以来两省在利益分配上就矛盾不断,一方要扩大利益份额,另一方则要全力保住既得利益。
据记者了解,目前粤琼两岸共有46艘客滚船,其中广东有27艘,海南有19艘。按照交通部总量不变的规定,两岸船舶维持在46艘不变,增加新船时要相应淘汰旧船,由此造成海南始终较广东少8艘船。也正是如此,海南极力想维护沿袭已久的“班次对等”原则,双方可对半分食轮渡运输利益。在实行“大轮班”制后,这一算盘显然落空,尽管广东方面同意每天给海南增加3艘虚拟排班运营指标,但海南航企仍然出现亏损,广东船舶航次则明显增加。
两省航企的争利暗战便由此拉开帷幕。据记者了解,有航运公司会优先安排自己的船舶进港装卸,令其他进港船舶等候时间拉长,造成港口拥堵。此外,两省在各自的港口,基本只安排本省船舶装货,令对方船舶卸货后“无货可装”,只能放空返航。
统计数据显示,仅十月份前十天,广东放空246个航班,海南放空252个航班。广东双泰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立天称,现在几乎所有船舶都大量放空回港,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运力浪费,“是有史以来最乱的时候”。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想而知,陈史文表示,按每班7000元(人民币,下同)油料计,每天的损失达数十万元,此外还有船员疲劳、客流量减少等问题。据海南省海峡办统计,目前约10%的客流量已流向粤海铁南港渡海。陈史文称,目前两省航企在相互消耗的阶段僵持不下,“最后只能看哪边耗不下去,退一步。”
吁依客流量变化及时调整
事实上,据海南省海峡办运政科长林桃介绍,秀英港目前的条件并不足以执行“大轮班”,该港口为客货双用港,航道相对长且窄,并为单向航道,造成拥堵。他表示,海南方面对“大轮班”曾多次提出反对意见,但方案最终还是得以通过。林桃称,海峡办已多次向上反映目前的问题,需要由政府协调,找寻一个利益平衡点,制定更加灵活的调配方案。
任建华认为,目前主要问题是方案执行不到位,建议两省加强监管。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玉凤则认为,建立统一的协管机构不现实,两省要根据客流量变化及时调整,双方航企需要平静下来进行有效协调,商讨建立合作竞争、沟通供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