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3月6日讯(微信:cn156news )
日本城市配送定义
在日本,目前城市配送的主要模式就是共同配送,关于共同配送日本有两种较为常见的定义。
日本工业标准(JIS)&日本运输省:在日本工业标准(JIS)中,“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效率,对许多企业一起进行配送”。日本运输省认为共同配送指“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企业间,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
日本学者汤浅和夫:汤浅和夫指出共同配送是配送合理化最先进的方式之一,即打破一个公司物流合理化的局限,而与其他公司联合起来,实现进一步的合理化。
日本城市配送细分模式
日本大多数零售企业都利用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采用率达55.4%,其中41.4%由配送中心进行配送。企业在物流配送实践中不断发展,探索出了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共同配送。目前,日本各大共同配送企业在运营模式上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三类(见下图):
厂商共同参与的共同配送模式:
在配送制萌芽后不久,日本的实业界即进行了计划配送形式的配送实践。厂商共同参与配送模式可以理解为计划配送,计划配送可以说是共同配送的前身,日本计划配送逐渐的发展成熟即成为了共同配送。日本的配送活动是在吸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因此,它的起点较高,发展速度也很快。
比如札幌啤酒公司在向大城市零售店发送货物(啤酒)时,实行了计划配送制度。其做法主要是根据各零售店事先登记的卡片,按品种、按发货单位和交货日期等先制定按地区、按星期派出的车辆运输计划,然后再实施配送计划。
批发商与零售商为主导的共同配送模式:
主要分两种:1)批发商主导的共同配送,2)批发商与零售商合作的共同配送。
批发商主导的共同配送模式:由地域中坚型批发企业联合进行共同配送,以中坚型批发企业为主导来组织设立共同配送中心或指定批发商,批发商首先将货物集中到共同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或指定的批发商再对货物实行统一的综合物流管理,再针对便民店、小型超市、连锁店等实行分拣组合,然后再对每个零售企业进行配送,这样可以避免批发企业的萎缩,有助于支援地方零售业。
批发商与零售商合作的共同配送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大型零售商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由指定批发商将经销的商品运到零售商物流中心,经由该中心向零售企业的各连锁店铺进行配送。二是对于中小零售企业来讲,由批发商建立零售商专用型的物流中心,并借此代行零售物流。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已成为日本现代物流的基本流通模式,主要是因为日本物流配送化程度较高,众多企业尽量少建设仓库或者根本不建设仓库,把这些问题交给专业物流来做,以达降低成本的作用;以及日本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非常迅猛。在此模式下,货物从产品产出之后全程由第三方配送至消费终端,能够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这里以主要介绍日本大型的宅急便公司——大和雅玛多(Yamato)的配送模式(典型的第三方配送模式):
大和雅玛多(Yamato)目前在日本共有25个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实行统一的出入库管理、流通加工、在库管理和配送管理,同时也对废弃物回收等循环物流实行统一管理。并且通过物流中心之间的网络化、标准化作业,为顾客提供最佳的物流配送服务。
除了上述25个物流中心外,Yamato还建有其他各种形式的为特定生产商或企业服务的物流管理系统,诸如,获塞零部件中心是专门为富士通公司服务的专业物流中心,该中心与富士通公司通过EDI形式传输信息,并拥有专用定温仓库和特殊配送车辆,实行全天候、24小时配送。
通过三种模式对比,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较其他两种模式要更为先进,且更符合共同配送行业的发展,未来趋势较为明显,但是也存在着可控性不强,客户服务不足,时效性一般等问题。
所以,我国应积极的学习与采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模式,并要加强与业主之间的粘性,更好的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