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物流网

关注掌链公众号

洞悉物流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供应链 > 管理 >
江苏盐都:补物流短板,促供给侧改革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 阅读:191 日期:2016-04-15
  第一物流全媒体4月15日讯(微信:cn156news )

  在国家发布《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若干意见》20天后,盐都区捧回江苏省首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牌子。

  金色铭牌就挂在“盐城市城西南现代物流园区”。这个盐都区的物流园区,名字却是盐城市政府起的、盖章批的——希冀位于盐都新区这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承载起“服务苏北、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重任,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标高和增长极。

  短短6年,盐都在城西南农田上建起一座车水马龙的现代“物流城”。全国90多个知名物流电商企业落户园区,其中亿元销售企业28家,形成5大物流产业板块;园区物流产值占全区服务业60%以上;园区干线物流,占全市40%以上;园中园——盐城电商快递产业园,获授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拥有的省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占全市一半,现已成为闻名苏北的省重点物流基地和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图片说明:盐城市城西南现代物流园效果图

  3次编修规划引领创新转型

  园区建设从2010年2月开始启动。2013年年底的一天,有关领导把盐都新区工委书记王纯国找去询问:“你还网购?”“嘿嘿,不。”老王实话实说。“你不网购,但你们园区要向互联网物流转型,如果传统物流不与电商、快递产业融合发展,只会萎缩和边缘化。”一番话警醒下,园区一班人思前想后,决定先找网络专家补知识短板,再从修订规划入手,补园区转型发展短板。

  2014年2月,启动园中园——占地1230亩的“盐城电商快递产业园区”规划编制,重点打造“一谷三中心”,即快递谷、电子商务中心、展示体验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2015年11月,又委托东南大学专家按照产业、环境和景观相统一原则,重新编制园区整体发展规划,重点构建“五大功能区”,即公路物流区、智能仓配区、分销配送区、电商快递区和电商基地区。2015年,该规划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6年先后3次编修规划、依规建设,难能可贵。”当年评审专家、省发改委周晓林感慨道,不拍脑袋不蛮干,规划先行并严格执行,这种科学务实的创新精神值得倡导。

  探索“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互联网+物流+电商快递”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是盐都加大物流供给侧改革、提质增效的创新实践。即在抬高招商门槛前提下,统筹引进物流、电商、快递、交通运输企业,壮大产业融合主体;以“互联网+”思维整合园区物流资源,淘汰落后企业,加快物流供给结构向集约、高效、需求响应方向转变。

  让高效物流“吃小灶”。区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1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物流企业和共享互通体系建设。对入驻园区企业给予2~3年房租补贴,并提供宽带、培训、住宿等配套服务。对新建配送中心、电子分拨中心、智能仓储体系的企业,按设备投资额给予一定奖励。

  通过“互联网+”智能化和信息化,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比如,去年3月刚成立的盐城天地汇亚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自身没有一辆物流车,凭创意平台1年多就做出15亿元交易额,便是典型的“智慧案例”。“投了7个亿,建成长江以北首家O2O智慧型公路港和拥有118个座席的物流信息平台,以及覆盖全国30个物流枢纽城市的零担专线、信息交易、仓储快运和金融结算四大中心。”公司总经理袁波说。

  打通物流 “最后一公里”

  以园区为中心,立足区域公路资源,盐都率先实施城际配送网、城市配送网和城乡配送网“三网”融合支撑工程,提高城乡物流有效供给面。
业日处理订单15万件,占全市60%,降低城际物流成本20%以上。几乎一夜之间,盐城30个小区出现一台台带冰箱的“生鲜直投”智能自提柜。

  去年,园区又引进阿里巴巴农村区域运营中心,在全区100个村布点,实施“互联网+村农产品+园区”示范工程,无缝对接城乡物流配送。天地汇亚邦公路港还整合全市20家快递企业,形成覆盖全市县、乡、村、组的快递联盟,“今日寄明日达”,基本打通全市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本文同期刊载于4月15日《现代物流报》第A10版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网》版权所有,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8029850号-3